八种营养元素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二 )


因此,妇女在孕期胎儿大脑细胞发育的阶段,尤其是在怀孕晚期即最后3个月胎儿脑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千万要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
那么,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呢?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瘦猪肉、鱼、牛奶、鸡蛋、奶酪等食品中富含动物蛋白,而黄豆、花生米、各种豆制品中富含植物蛋白 。孕妇整个孕期应多吃这些食物,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不少于80克,而且提倡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混合食用,这样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3)钙
钙能保证大脑顽强工作,对脑所产生的异常兴奋起到抑制作用,并能使脑细胞避免有害刺激,因此孕妇怀孕期间对钙的摄取也是很重要的 。缺钙会使人对各种刺激变得敏感,情绪容易激动,烦躁不安,孕妇的这种情绪变化可以直接影响胎儿的脑发育,使胎儿脑的发育产生障碍,出生后会出现烦躁、精神不易集中、智力低下等现象,还会造成先天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病)、抽搐等症 。同时,钙也是胎儿骨骼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妊娠期,胎儿骨骼和牙齿的生成和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孕妇钙摄入量不足时,胎儿却仍不断地从母体摄取钙来满足其自身的需要,首先会造成母体自身血钙降低,从而造成骨质疏松、行走困难、下肢抽筋等现象 。如果母体缺钙严重或时间较长,更会累及胎儿,使胎儿骨质钙化不良、组织内含钙水平降低、体重下降等 。因此,非妊娠期,每个妇女每天平均需要钙0 。4克,而妊娠期妇女每天需钙量必须大于1克,才能满足母亲和胎儿对钙的需要量 。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小鱼、海带、虾皮、芝麻酱、豆制品、乳类、蛋类及水果等 。另外,可用猪骨、牛骨、羊骨熬成汤后加点醋供孕妇食用,钙吸收量可达70%以上 。
(4)糖
虽然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脑的耗能量却占全身总热量的20%,因此脑对能量的需求非常大,而糖正是大脑活动能量的来源 。大量的糖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液中色氨酸含量提高,色氨酸可刺激5-羟色胺的产生而增强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提高智力 。有人称糖为“慢性,能源”,正是因为它能将能量细水长流地提供给大脑,从而成为大脑供能的最佳源泉 。
但是摄入过多的糖也会损害脑的功能,容易造成神经敏感、神经衰弱等各种大脑障碍,使得孩子出生后产生哭闹、吃奶差等现象 。所以,妇女在妊娠期间摄入糖量要适度,要根据体力劳动强度来确定 。
(5)碘
碘是人体生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也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必要原料,胎儿的脑发育离不开碘 。如果在胎龄10~18周内缺碘,甲状腺素就会供应不足而使胎儿发育不良,出生后的婴儿可出现先天性甲状腺肿大及先天性克汀病,表现为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耳聋和上运动神经障碍等 。这些症状出现后即使再补充碘也难以纠正,造成终身疾患 。
据统计,我国有几百万克汀病患者,在许多缺碘严重的地区,克汀病已成为当地孩子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国际碘缺乏病理事会执行主席赫特泽教授就呼吁:中国妇女妊娠期只要补足了碘,每年就可少出生上百万痴呆傻儿 。因此,孕妇一定要注意碘的摄入 。
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为海产类,如海带、海藻、紫菜等,孕妇可多食用 。缺碘地区的孕妇除饮食中注意补碘外,还应坚持食用含碘盐,加强碘的补充 。
(6)锌
锌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它参与人体蛋白质、核酸及多种重要酶的合成,能刺激细胞分裂,是促进组织生长、帮助创伤组织修复及有利智力发育的重要物质 。氧化酶、蛋白质分解酶、碳酸水解酶等依赖其中的锌原子,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转运物质和交换能量的“生命齿轮”作用 。因此,科学家认为锌甚至比维生素还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