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也爱面子 不可碰触的七大心理雷区

你知道吗?不仅仅是大人有尊重、爱面子,连宝宝也是如此哦!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要孩子尊重你,家长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底线原则,不要轻易触碰他们的小地雷 。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围能让宝宝更容易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其实小小孩也有属于他们的底线原则 。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宝宝也有不可触碰的七大雷区 。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 。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 。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
雷区一:丢面子的“小毛病”
【宝宝也爱面子 不可碰触的七大心理雷区】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
雷区二:揭穿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 。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 。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
雷区三:曾经的伤疤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 。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
雷区四:被罚的“屈辱史”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 。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