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新父母该怎样夸出“好孩子”?( 二 )


2.夸的程度要得当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但不是每件事都要夸 。事无巨细地夸奖一番,容易让宝宝有自满情结 。不夸大优点、不隐避缺点,让宝宝正确认识自己,这才是最主要的 。
让赞美的词汇更丰富吧
一开始我也用“你真棒!”之类的词赞赏宝宝,但随着宝宝的长大,他能听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就不再仅仅夸“真棒”了,我开始丰富我的赞美之词 。
宝宝通常很小气,有什么好吃的都不愿给别人吃,有时自己不想吃了才想起给别人,对此我也会夸夸他,“哦,宝宝长大了,懂得分享了 。”这时他就会主动把吃的塞到你嘴里 。与其泛泛夸奖,不如针对某一行为进行夸奖 。“你真棒”之类的说多了,有时候会脱口而出,但随后我会用更多的语言来补充对宝宝的赞赏,不再一味地简单夸奖 。
少用过度的语言夸宝宝
虽然说现在流行赏识教育,但夸宝宝还是要掌握分寸和火候 。夸得不当,反而会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使得宝宝听不进批评,受不了失败,承担不了责任,对抗不了挫折 。
我的原则是尽量少用过度的语言夸讲宝宝,“太棒了”“太聪明了”“最好了”“最聪明了”这些都不是恰当的词语 。我习惯于用“真不错”“你这次做得太好了”“比上一张画画得漂亮”这样的语气来称赞宝宝 。表扬和赞美要给予宝宝鼓励和动力,不能盲目地一味称赞,要让他有兴趣、有能力、有动力冲向更高的目标 。
要夸,还要会夸
随着科学育儿观念及理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不再像老一辈那样只是一味批评宝宝,而是开始认同表扬与奖励等正向反馈的方式在教育中的作用 。于是,会经常听到“棒,棒,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宝宝!”之类的夸奖声 。
夸奖也有负面影响
宝宝的成长需要肯定与赞扬,就像花儿需要阳光与雨露 。如果只是一味笼统地夸奖,而不注意方法,会使宝宝产生盲目的优越感 。这种长期缺乏以真实能力为基础的“自我感觉优秀”,容易使宝宝过分依赖外界的赞美,形成脆弱的自尊 。长大以后,会把自己的努力放在他人的评价上,一旦失去了夸奖与表扬,就无法接受,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也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
如上文那些智慧的妈妈们所言,夸可以给宝宝以自信,但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
怎样夸才是会夸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宝宝的自我评价往往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来自家长的夸奖与表扬是宝宝成长中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是夸需要动脑筋、讲智慧的 。
1.夸奖要适时适当,不是随时随地越多越好
过多的夸奖会使宝宝自我感觉超级良好,认为自己处处优秀 。夸奖的目的在于强化良好行为,通过表扬,使宝宝理解行为的内在意义,逐渐获得成长的内在动机 。当宝宝在专心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时,根本没有必要去夸奖 。
比如宝宝喜欢画画,他会自己一个人画很长时间,画了一张又一张,而你只要给他提供相应的材料以及创造绘画的条件即可 。此时的宝宝有非常强烈的内在动机,你过多的表扬不会强化他的内在动机,反而会削弱他的内在动机,使他原本不需要外部强化、出自强烈的内在兴趣的无目的的绘画行为转变成时刻依赖你夸奖的有目的行为 。
夸奖一旦消失,原本的兴趣行为也就消失了 。这样的夸奖,不利于宝宝兴趣爱好的发展,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自主感和主动感等个性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