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爸爸”6个特质 亲子关系如何维系?( 二 )


2.社会压力让爸爸有了少陪伴的"护身符"
网络上有一组图片"别让男人带孩子",那里面的孩子就成了爸爸们的玩具一般,一直被忽略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时候很想笑,但是假如那孩子是你自己的,你或许就笑不出来 。时下社会压力比较大,许多爸爸有了"免死金牌"一般的不陪孩子或者少陪孩子的护身符,哪怕陪的时候,孩子过来叫爸爸我们一起玩沙子,爸爸正在接电话或者玩微信,孩子转身时候的表情,大家可以去仔细观察下,那里面有多少的失落 。
当一个孩子说起自己爸爸因为工作忙而无法陪伴自己的时候,这句话背后的意义是:孩子成了可以体谅爸爸的"爸爸的爸爸" 。
网络上又有一个帖子"爸爸,再不陪我我就大了",众多人看了以后唏嘘不已 。有多少爸爸因为看了这篇帖子放下工作去陪孩子一起打球、放风筝和去游乐场冒险?
3.爸爸少关注,女儿长大可能成"剩女"
儿子从爸爸身上认同男人的特质;女儿从爸爸那里感受与男性之间的亲密 。有多少称为"剩女"的女孩子,就是因为在幼年没有获得爸爸的关注和亲密,使得她们无法和男性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感觉 。女儿幼年的时候,爸爸给予女儿多点拥抱亲吻抚摸,等到有一天女儿慢慢大了,再尊重女儿和自己的边界,接受女儿慢慢远离自己,这样的女孩子长大后,她的自我感是"我值得被爱" 。
大多数"剩女"内心一直处在两种声音的困扰中"我想被爱&我不值得被爱",从此重复纠结 。当然,"自我价值低的剩女"与妈妈对待的方式也有极大的关系,但是,一个情绪稳定、自我价值感高的妈妈一定身边有一个"自我价值稳定、内心强大并爱着妻子"的男人 。
4.爸爸角色真正出现,教会孩子处理三角关系
爸爸的角色真正出现,是在孩子三岁左右,爸爸把孩子从妈妈那里拉开 。不要小看这个过程,这是孩子自我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那就是"分离与独立"开始 。
一个人有自我,并且自我感稳定,并需先从妈妈那里离远一点,没有一个孩子会愿意主动离开妈妈的,也有很多想霸占孩子一生的妈妈,这个时候爸爸把孩子"一脚踢出妈妈的被窝",就尤为重要 。
孩子开始去面对三角关系,如果没有爸爸介入,那孩子只会处理二元关系,典型例子"我与小明好,小明有朋友叫小丽,他怎么可以这样呢?我很生气,所以我不愿意理会小明了",这会持续到成年 。还有典型例子就是,有些人一直执着地扮演"女儿"角色,总会有意无意间介入到别人的夫妻关系中去,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角色怎么称呼了 。
【“坏爸爸”6个特质 亲子关系如何维系?】这些都是爸爸没有比较好地介入到孩子与妈妈关系中造成的结果,要么爸爸太软弱,要么爸爸像失踪了或者影子 。她们只是想去获得"内心爸爸"的爱和青睐,并且对抗那个老是否定我、控制我的内心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