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信贷调研:新增规模或超2.5万亿 专项债配套融资项目成“香饽饽”( 二 )


采访人员了解到,这类项目一般在专项债申报前期商业银行就已介入,当专项债发行之时已匹配了配套融资 。
西部某省财政厅债务处人士表示,“债贷组合”中的贷款部分需能被扣除专项债本息的项目收益所覆盖,由项目单位直接承担偿还责任,政府对项目单位的市场化融资不承担任何的偿债和担保责任,因此市场化融资不是隐性债务 。
【1月信贷调研:新增规模或超2.5万亿 专项债配套融资项目成“香饽饽”】隐性债务置换贷款也是重要投向 。某股份行中部省份县级支行行长表示,2020年计划投放20多亿的信贷,其中一半以上投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大概10亿左右用于隐性债务置换 。当地隐性债务规模较大,置换的需求也较大 。
某城商行上海分行授信审批部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推进隐性债务置换,主要涉及江苏、山东地区的城投 。置换的隐性债务需要在2017年7月14日之前形成并且已经纳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系统 。“这是为数不多的高收益、低风险资产 。我们放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要求评级AA+以上,个别情况才能放宽到AA 。”
前述股份行总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1月来政府类项目贷款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0-60亿 。他们和分行沟通后发现,大概去年11月开始信贷投放就开始好起来 。了解后发现,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储备和落地了一部分项目,另一方面是因为隐性债务置换 。
央行数据显示,去年9月开始企业中长期贷款出现明显复苏并一直延续,市场人士分析,这主要受隐性债务置换驱动 。比如去年9月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5637亿,同比多增1800多亿,占比相比上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
房地产贷款下降
此外,住房按揭、制造业、小微等领域也是重要投向,但房地产开发、信用卡类贷款会有所压降 。
住房按揭贷款由于操作成本低、受益期长、风险小等特点,受到各银行的青睐,竞争比较激烈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前11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5万亿,约占同期新增信贷的31% 。
某国有大行浙江二级分行负责人介绍,从余额看,分行对公贷款余额高 。但是目前投放笔数上,个人贷款占比多 。
“按揭贷款比较优良,今年仍倾向于增加投放 。信用卡贷款因为不良有增加,今年会压缩这块贷款 。”前述股份行总行资产负债部人士称,“此外,今年我们要求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具体说增量房地产贷款不超过全部信贷增量的三分之一,存量占比要稳中略降 。”
小微贷款也要增加投放 。根据安排,今年小微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 。前述股份行资负部人士称,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规模要比去年多增110亿,存量余额占比比去年提升,目前看投放相对较少,后续几个月会增加投放 。
“五大行进入小微市场后,确实对我们形成很大压力 。”浙江地区某城商行副行长表示,“我们和国开行合作开展了小微转贷款业务,获得了30亿资金,解决了资金压力,会继续加大小微信贷投放,但资本压力仍不小 。”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预计,在普惠金融小微贷款鼓励政策之下,今年个人经营性贷款仍将较快增长 。随着中美关系缓和、PPI见底回升、企业库存周期反转,2020年制造业融资需求将会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