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http://img.henanlong.com/220520/013133OI-0.jpg)
文章插图
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关系密切,80%的哮喘患儿伴有过敏性鼻炎,目前研究认为两者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
随着秋季的来临,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逐渐增多,而随之哮喘的发作也增加 。但过敏性鼻炎很少牵涉到住院率和死亡率,许多人认为是小病,并未引起重视,殊不知由于目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增高,会增加今后10-20年成人鼻部疾病的发病率,所以应当积极治疗 。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因鼻黏膜与气道黏膜相连,两种疾病常常同时存在,所以近年来提出“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的概念 。
这是因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共同的潜在发病基础,即同是外界刺激引起的黏膜变态反应性炎性,累及以鼻腔黏膜为代表的上呼吸道黏膜和以支气管黏膜为代表的下呼吸道黏膜 。
流行病学文献显示,有40%-50%的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合并哮喘;有75%的过敏性哮喘病人有过敏性鼻炎 。
最近在首儿所哮喘门诊初步调查的200名哮喘患儿中,其中26%临床诊断过过敏性鼻炎,83%的哮喘患儿存在流涕、打喷嚏和鼻塞的鼻部过敏症状 。
7岁后患哮喘率显增 主要与过敏因素有关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从 1990年的0 。
91%上升到2000年的1 。
5%,增加了1 。
7%;其中各年龄组发病均有上升,但7-14岁的孩子发生哮喘的患病率有显著增加 。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的哮喘主要与感染有关,而持续到儿童期的哮喘或儿童期发生的哮喘则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 。
所以7岁以后哮喘患病率上升,主要是过敏性哮喘上升 。
过敏性疾病是反复接触过敏原后,产生主要由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与个人的特应性体质、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通常,一个个体可以多种器官发病,各器官的疾病有一发展顺序,是由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人接触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的先后顺序所决定的 。
宝宝出生后首先接触的是食物过敏原,所以婴儿期主要对食物蛋白过敏,过敏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及胃肠道(特应性皮炎及胃肠症状) 。
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接触环境中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和霉菌等,3岁后儿童对空气中吸入物过敏明显增加,呼吸道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上升,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最少在经过两个花粉季节才可能发病,所以在2岁以下少见,多在6岁以后发病,平均年龄为8-11岁 。有报道称,7岁时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可达到15% 。
鼻腔作为呼吸道的门户,是吸入性抗原首先作用的部位 。它的滤过功能使少数直径小于10微米颗粒进入下呼吸道,而大量的外来性颗粒沉积于鼻道窦口等处,成为致病因素 。
这样一来,有特应性体质的儿童可能患过敏性鼻炎,进而部分患儿发展成儿童哮喘病人 。
治疗不能只对症下药哮喘和鼻炎都得兼顾
目前,临床上将上下呼吸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治疗时要把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一起考虑 。
所以,在五官科治疗过敏性鼻炎时要考虑有无气道反应性增高和哮喘;在呼吸科治疗哮喘时注意患儿是否存在过敏性鼻炎,尤其对那些难治的、对规范化治疗方案反应不好的病人,更应该考虑有无鼻炎和鼻窦炎的影响 。
虽然有些病人上下气道一起发病,但也有研究证实有些病人鼻炎先于哮喘发病 。如婴幼儿期发生过敏性鼻炎,说明患儿存在较严重的特应性体质,较早对环境中的吸入抗原过敏 。
- 预防小儿哮喘的办法到底有哪些呢
- 小儿哮喘的具体确诊方法
- 教2岁小儿学会关心人
- 小儿睡觉时磨牙是怎么回事
- 小儿妇科:女孩什么情况下要看小儿妇科?
- 小儿按摩温清有别 适情选法
- 该怎么预防小儿自闭症
- 小儿哮喘的防治办法会有哪些呢
- 小儿哮喘危害性是什么
- 预防小儿哮喘的要点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