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成儿童挑食

挑食、偏食的习惯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是责任却在父母 。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它与家庭的饮食结构、家长处理孩子进食的态度以及家长自身的挑食、偏食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家长怎么判断孩子是吃饱了不想再吃,……

青青家正在吃晚饭 。看上去一家人好象吃得一点也不开心,餐桌上的气氛显得很沉闷 。餐桌上摆放的是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盘鱼香肉丝,一碗青菜汤 。青青妈妈介绍说,每天都是西红柿炒鸡蛋、鱼香肉丝和米饭,天天老三样 。除此之外,青青一概不吃 。天天都吃同样的饭菜,大家的胃口都不好,吃饭也没有情趣 。
这样的吃饭场景,我们在许多家庭的餐桌上都可看见 。的确,孩子吃饭挑食、偏食在今天非常普遍 。比如,有的孩子只吃肉不吃菜,有的孩子不吃某些菜,有的孩子只吃才不吃饭,有的孩子不吃水果等 。
孩子挑食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营养不平衡,人类是杂食动物,单一的饮食结构必然会带来营养不平衡,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或过剩的疾病 。
挑食、偏食的习惯表现在孩子的身上,但责任却在父母 。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它与家庭的饮食结构、家长处理孩子进食的态度以及家长自身的挑食、偏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
挑食偏食在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中最为常见,不仅容易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还会致使孩子普遍缺乏B族维生素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改善计划” 。
调查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介绍,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40%~60%左右的孩子存在挑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 。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合作调查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单独在中国进行过城市小学生饮食习惯调查 。“我们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中国的儿童在饮食方面存在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尤其以挑食、偏食最为典型 。”
后果、挑食会让人脾气变坏
有研究发现,某些异常情绪或行为,除了与疾病、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还可能是营养缺乏所致 。特别是女性和儿童,由于偏食或挑食,体内某些营养成分过多或不足,最后可能导致他们生理或心理出现异常 。
缺乏B族维生素会让人脾气由好变坏 。B族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它们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控间接影响人的情绪 。其中,维生素B1被称为精神性维生素,它对人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有一定影响;维生素B6参与色氨酸、糖和雌激素代谢;B12负责核酸和氨基酸代谢,同时也管理着人体神经系统的完整性 。
一些孩子常哭闹、躁动不安且任性,除了家长的娇惯、溺爱和教育方式不当外,还与平时吃甜食过多有关 。大量的糖在体内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 。体内一旦缺乏维生素B1,会使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蓄积,当它们在脑组织内蓄积过多时,就会使人脾气暴躁,困倦乏力,神经过敏,喜怒无常 。因此,平时不要总吃细粮,应调剂着吃点粗粮,如燕麦、小米、苦荞、全麦面包等等,这些都是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 。

建议“饭桌教育”
怎么样才能喂养出一个健康宝宝呢?孙宏艳认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接受“饭桌教育”:
首先,家长应树立好榜样 。研究发现,孩子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较大 。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孩子会直接受影响;另外,父母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买这种食物,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