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唤醒婴儿的语言钥匙

语言是人类智慧的大门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当宝宝呱呱落地,每一位年轻的父母都异常激动兴奋,急切地盼望他(她)早早会叫爸爸妈妈,快快长成聪明伶俐、人见人爱的孩子 。只是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有的父母看见别人家同龄的宝宝已经咿呀学语、开口说话,而自己的孩子还懵懵懂懂,既不会叫人,也不会“再见”等玩意儿,就着急起来 。他们担心宝宝是不是愚笨,是不是弱智,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 

其实大可不必着急 。唤醒婴儿的语言与智慧的钥匙就掌握在父母手中 。

差异是人类进化的必然

遗传基因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每一个儿童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 。这是生物进化的多样性决定的 。在我们周围不是有许许多多例子吗?

夏女士自从生了宝宝,就做起了全职太太 。每天除了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就是陪他玩,给他讲故事,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宝宝半岁多时就开口叫爸爸妈妈了,一家老小高兴的了不得 。虽说宝宝只是伊伊呀呀地和妈妈交流,可夏女士觉得他能听懂大人的话,并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

张妈妈的儿子8个半月了,喜怒哀乐各种表情都会 。父母每天下班回家,他兴奋得又笑又跳的,就是有一点儿不好,至今还什么都不会说 。妈妈教他认东西、认人,他好像沒听见,理都不理,眼见看着其他地方 。

李女士夫妇整天忙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宝宝一直由保姆带着,除了每天早上到楼下玩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只有保姆和宝宝两个人在家 。现在宝宝已经满20个月了,会用各种动作表达自己的要求,就是金口难开,只会说妈妈、猫猫、大大等几个词 。

王妈妈家的妞妞很早就咿呀咿呀学说话了,可是现在已经14个月了,不知道为啥不爱说了,还是仅仅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妹妹 。大人有意识地教她说话,她也不学,就喜欢自己一个人一边玩一边嘟嘟囔囔的,谁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

上面这些婴幼儿的情况,不正说明了发展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每个孩子拥有的遗传基因不同,后天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又怎能相同呢?父母千万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抚育孩子不是生产机器零件,不可能用一个模子去套 。而你所需要做的恰恰是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努力用爱心、耐心去和宝宝交流沟通 。${FDPageBreak}
    

眼睛是交流的金钥匙

新生的婴儿虽不会说话,但是他已从妈妈的哺乳、抚摸以及爱抚欣赏的目光中感受了母亲浓浓的亲情 。妈妈的笑脸是宝宝初次步入人间,频繁看到的面孔,从此他享受到温暖、幸福和母爱 。妈妈那双慈爱会说话的眼睛,向宝宝传递的是亲情、友善、快乐的信息 。在婴儿情感意识萌发的初期,亲子间眼睛对眼睛的交流融入的那份拳拳爱心,会早日叩响智慧的大门 。

许多母亲的亲身经验表明,与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交流,眼神和手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给他讲故事,眼睛却看着别处,宝宝的注意力会很快从你身上移开 。如果你想教他认识物品,拿起一只苹果说“这是苹果”,或者用手指着电视说“这是电视”,他就会在手指的指认下接受“苹果”、“电视”这个词汇的 。

眼睛是直视心灵的窗户 。母亲和婴儿说话时一定要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的眼睛,用赞赏、欣喜的眼光回应他的要求 。无论是喂奶、换尿布、做抚摸操,还是哄他睡觉,你都要用温柔的语言、甜蜜的微笑与他交流,让宝宝知道,妈妈时刻关爱着他 。新生儿的认知、情感、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与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