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中医“血虚”不等于西医“贫血”,莫盲目进行贫血治疗
医院的血液科门诊经常会有自嘲为“黄脸婆”的女性“光顾”,要求医生帮忙改善“贫血”症状,调理出红润的脸色和乌黑的头发 。
但专家指出,这类急着要补血的女性大多连贫血的概念都不了解 。其实,大家往往把脸色不好、头晕目眩、腿软乏力、口唇苍白等中医理论中的“血虚”症状,与西医的“贫血”等同 。实际上,两者不是同一概念,而西医贫血治疗与中医治“血虚”也不一样,贫血治疗主要是特指针对不同性质的贫血所采用的病因性治疗方法 。在没搞清自己是否贫血之前,不要盲目补血,否则反而添乱 。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刘安平教授
一个人的脸色是否红润,头发是否乌黑,一半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另一半来自后天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也和工作性质、精神状态有关,不一定是贫血所致 。
误解 “黄脸婆”疑心贫血急补血
“医生,我贫血,你给我开点药补补血吧!”自嘲是“黄脸婆”的张小姐不到35岁,日前“光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没等医生开口她就下结论说自己“贫血”,要求医生为她把脉调理,还要调出红润的脸蛋和乌黑的头发 。接诊的刘安平教授问:“这可给我出难题了 。你知道什么叫贫血吗?”不出所料,张女士说自己脸色发黄,有时会头昏、腿软乏力,“证据很确凿” 。
这就是贫血了吗?专业的医生却不这样认为 。刘安平建议她扎一下手指,先查查血常规 。结果一出来,自认为“黄脸婆”的张女士却一切正常 。但当医生下诊断称无需补血时,她却一脸困惑 。
【家有“黄脸婆”贫血惹的祸?】“许多女性都自以为自己明白什么叫贫血,其实她们并不真的了解 。”刘安平解释说,现在人们常说的贫血主要是西医的概念,建立在具体的血分析数据上 。而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里面,只有“血虚”的说法 。不少人因此将之对等,并把面色不好、头晕目眩、腿软乏力、嘴唇及指甲苍白,并伴有耳鸣、心悸、健忘、失眠和月经不调等表现的“血虚”症状用来判断贫血,这种做法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 。
刘安平强调,脸色不好可能跟自己先天形成的肤色或面部的毛细血管分布有更大的关系,也可能和抽烟、熬夜等不良习惯有关 。而有些人经常不吃早餐,同样也会头晕、目眩、腿发软的症状,不一定与贫血有关 。
建议 是否贫血?查一查血常规就知道
“如果怀疑自己贫血,最好先要确诊,最有效的做法是扎手指或静脉抽血,检查血常规 。”刘安平介绍说,贫血在西医中指外周血所包含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 。一般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0g/L,红细胞数低于4.5×1012/L或红细胞压积低于42%;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红细胞数低于4.0×1012/L或红细胞压积低于37%,就可诊断为贫血 。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你相关参数低于上述指标,就可能患有贫血 。”刘安平进一步提醒,贫血有多种类型,除了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之外,还有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继发性的或者恶性的肾性贫血、白血病或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的贫血等 。指标若出现异常的患者,一定要到血液病专科进一步确诊,查明属于何种病因的贫血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提醒 中医补血≠西医贫血治疗
刘安平指出,如果凭脸色不好就判断自己贫血,进而寻求贫血治疗,显然是不对的 。只有真正患有贫血的人才需要用药治疗 。
- 香港医院明年停收“双非”孕妇 将转战美国
- 不要粗暴干涉“不良行为”
- 妇科疾患正在悄袭未婚“剩女”
- 看美国家庭的“急救包”
- “斗鱼型”的女人难以获得幸福
- 是否该对宝宝进行“厨房教育”
- 让早期阅读有成效的6原则
- “小魔术”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 “火箭蛋”助推蛋业发展 蛋黄辅食市场前景广阔
- 烧烤肉怎么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