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懒妈妈的成败得失


盛鸿楠是西部证券公司的交易经理,在办公室里说话干脆,做事干练,在家里却是个“懒”妈妈和“粗心”妈妈;女儿余逸洋,小名洋兔,5岁半,在陶然幼儿园超前班,性格外向,做事专注,在幼儿园和各种聚会上都是风头很劲的小明星,在家里是个勤快和精细的好女儿 。
女儿的勤快来自于“放手 ”
【心得:懒妈妈的成败得失】盛鸿楠关于“懒妈妈造就勤快孩子”的理念不仅来自于教育理论,更来源于自身的经历:“我妈妈是个非常勤快的女人,习惯于去做所有的事情,结果我和弟弟都是很懒、不会管家的人 。长大后我觉得这样并不好 。太‘勤快’的妈妈,太关注孩子的妈妈,往往会走入一切包办代替的误区,结果是造成孩子懒惰——不仅是生活上的懒惰,更糟糕的是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孩子会不习惯自己动手动脑,这样的孩子未来是可忧的 。
所以盛鸿楠习惯于对孩子“放手” 。很小的时候孩子就自己吃饭,不愿意吃饭就可以不吃,决不追着喂——孩子饿了不到吃饭时间也没有东西吃,养成了好习惯,就不用为吃饭问题烦恼 。从小就锻炼孩子自己的小事自己做,家长干活时经常叫孩子帮忙,干得好及时表扬 。每个周末做卫生大扫除,全家分工合作:妈妈负责厨房,爸爸负责客厅,小洋兔则负责卧室,这已经成了家里的规则 。
几年下来,小洋兔成了一个勤快的小姑娘,习惯于帮助爸爸妈妈做事,妈妈上班忙,有时起晚了,小洋兔就主动替妈妈叠被子、收拾床铺 。不仅在家里她对事物的参与感、责任感特别强,好习惯也在幼儿园和外面经常能表现出来 。
盛鸿楠和洋兔爸给孩子做选择和决定的充分自由,家长只在旁边潜移默化地引导 。报兴趣班是小洋兔自己根据爱好选择的;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虽然是说明要家长帮助完成,盛鸿楠都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做 。
举一件小事为例,在一次亲子圣诞晚会中,其中的一项活动奖品有限,有些家长就认为有的孩子得不到奖品是不应该的 。但盛鸿楠并不同意,她认为孩子可以去争取,争取不到也是正常的,孩子应该自己选择并学习承认现实和承担后果,家长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意志 。事实上这是给孩子的一种精神自由,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小洋兔拥有了自立的潜质 。
女儿的专注来自于自由
小洋兔做事情时非常专注,在同年龄孩子里非常突出 。盛鸿楠认为这也是孩子做事时,爸爸妈妈给予充分自由的结果 。当小洋兔很小的时候,只要对一件事有兴趣,家长决不轻易打扰她,就让她自己多多地去关注 。洋兔喜欢涂鸦,纸上、墙上、地板上到处画,爸爸妈妈也不限制,只是过后让她帮忙清理 。即使到了吃饭时间,如果孩子还在专注于某一件事,爸爸妈妈也绝不会武断地把她抱到餐桌旁 。
盛鸿楠说,很多家长想不到,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可能是家长自己造成的——这些家长过于“勤快”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当孩子刚要专注于某件事、刚刚进入某种心理环境,就会“这样不行、那样不许”地打断孩子,或者要求孩子中途停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其他的事情,他们对孩子的注意力打扰得太多了 。
懒妈妈也有失败的经历
盛鸿楠觉得自己的“懒惰”也有教训,那就是要按照孩子的敏感期来发展其兴趣 。
孩子3岁时非常爱听故事,老是缠着妈妈讲给她听 。
时间一长,盛鸿楠觉得有点累,于是就给洋兔报了个识字班,希望她认了字之后自己阅读 。孩子学得很好,坚持了整整一年 。但是就是不愿意自己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