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道德教育启蒙教育( 二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 , 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 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集体生活是锻炼幼儿的最好的时机 , 让每个幼儿在全园、年级或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 , 可以满足和发展他们的表现欲 , 提高他们的能力 ,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因此 , 所以的活动都应面向社会全体幼儿 , 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对能力差幼儿更要多给予关注 。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
3、自信的幼儿是从一次次成功中走出来的 。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 而对于幼儿来说则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 失败是失败之母” 。有过成功体验的幼儿才有自信的本钱 。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 , 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给幼儿失败的教训 , 幼儿更不敢在集体中有自信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幼儿的第一单独表现很重要 。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有机会就让自己的孩子表现 , 好不好没关系 , 让他试一试就行了 。其实 ,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我们让幼儿表现主要让他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 , 失败对幼儿的影响是长远的 , 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 他可能就再也没有信心了 。因此 , 我们可以对幼儿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 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 。全语言教育的理念是当代西方关于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思潮 。总体上讲“全语言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观 , 不是一种教学方法 , 它主要是对影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诸多因素的重新思考 。它源于美国学院派的实验研究 , 其研究成果被许多教师运用到学校语言教学和课程的改革中 , 促进了教师语言教学理念的转变 。
全语言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非常宽泛 , 它吸引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杜威、哈利德等人的观点全语言教育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行为 , 语言要在真实使用的情境中发展 , 而不是靠在课堂中反复的练习 。因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主要是从儿童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而来的 , 而教科书和教师给予儿童的是第二层次的经验 。教师是儿童学习的调节者 。社会生活经验资源的提供者 。
【幼儿道德教育启蒙教育】哈利德认为 , 儿童只有在有意义的情境学习和使用语言 , 才能获得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过程 , 在使用语言的社会情境中赋予“语言”以意义是最重要的 。他认为语言学习和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是统整在一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