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中医治疗方法( 二 )


[功效]  消积化疳 。
[适应证]  适用于疳证纳差,性情急躁等胃强脾弱证 。
[用法用量]  每次1~2克,每日3次 。
2.验方二
[药物组成]  鸡肝一具(或猪肝30克),苍术6克,煮汤,食肝喝汤 。
[功效]  消积化疳 。
[适应证]  适用于眼疳证 。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连服两周 。
3.验方三
[药物组成]  绿矾12克,鸡内金(焙干)6克,大枣(焙干去核)10枚,研细末,加入白糖100克 。
[功效]  消积化疳 。
[适应证] 适用于疳证伴有贫血黄肿者 。
[用法用量]  每次1.5~3克,每日3次 。
4.疳积饼
[药物组成]  焦鸡内金15.6克,焦黑芝麻 15.6克 。
[功效]  消积化疳 。
[适应证]  适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 。
[用法用量]  共为细末,制成饼状 。婴幼儿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服 。
5.小儿健脾散
[药物组成]  党参60克,神曲30克,胡黄连30克,炒鸡内金90克,三棱60克,莪术30克,青皮30克,使君子60克,牵牛子60克,枳壳60克,川厚朴30克,青蒿60克,苍术60克,槟榔60克,炒麦芽90克,大黄90克,草果60克,五灵脂60克 。
[功效]  消积杀虫,健脾益胃 。
【儿童营养不良中医治疗方法】[适应证]  适用于干疳证 。
[用法用量]  以上19味共轧细面,每 300克兑冰片1.5克,每包重0.6克 。一周内小儿可每次服半包,每日两次;3周内小儿每服一包,每日两次;5岁以上之小儿可每服两包,每日两次 。
6.江育仁经验方——和脾片
[药物组成]  苍术10克,薏苡仁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广陈皮3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胡黄连3克,车前子10克 。
[功效]  消积杀虫,健脾益胃 。
[适应证]  适用于疳气证 。
[用法用量]  片剂主要用于疳气症,汤剂可随证候加减 。
[临床应用]  脾虚重者加党参、白术;夜卧不安者加莲子、石决明;烦躁不宁者加胡黄连、灯心草;脘腹胀满者加枳壳、莱菔子;兼有虫积者加使君子、榧子 。
适宜技术
1.针灸法
(1)体针:主穴:太白、足三里、气海 。配穴:中脘、脾俞、胃俞 。每次取4~5穴,中等刺激,不留针 。每日一次 。适用于疳气证 。
(2)点刺:取穴四缝,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穴位上快速点刺,挤压出黄色黏液或血数滴,隔日一次 。用于疳积证 。
2.推拿法
方法一:补脾土10分钟,揉中脘7分钟,按揉足三里、推六腑、揉鱼际各3分钟,逆运八卦、推三关各两分钟,掐足三里一分钟,补肾水、揉脐各5分钟 。饮食伤脾加清补脾胃,清大肠,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加补脾胃,揉中脘、脾俞、胃俞 。对各种兼症,加重提捏按压相应节段、俞穴 。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可连续2~3个疗程 。
方法二: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推脾土,有健运脾胃的动能;运土入水,揉阴陵泉、足三里、胃俞、脾俞,推板门,揉腹摩脐,为消补兼施 。
3.割治法
割治部位常取两手大鱼际中部 。先局部消毒,持0.4厘米宽的平口手术刀切开割治部位长约0.5厘米、深约0.3厘米(顺着肌纤维方向),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迅速剪去,用消毒纱布盖上并包扎,5天后揭去纱布 。该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等作用 。
4.敷贴法
木香12克,陈皮12克,莱菔子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槟榔10克,姜黄3克,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调拌麻油或凡士林,外敷贴中脘穴 。
5.捏脊法
常规捏脊,重提大椎、脾俞、胃俞 。烦躁不安、眼眵增多者,重提肝俞、风府;口舌生疮,重提心俞;咳嗽气喘者,重提肺俞;五迟五软者,重提肾俞;背脊部有皮肤感染或出血者勿用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