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宝宝睡觉问题有八招

人的一生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 据统计 , 新生儿一天要睡16个小时甚至更多 , 周岁的宝宝要睡14个小时 , 2岁的幼儿要睡13个小时 , 3岁的幼儿每天要有12个小时的睡眠 , 5岁时减少到11小时 , 到了9岁则需10个小时 , 成人每天要睡8小时 。
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宝宝只有睡得好 , 才能长得棒;可是宝宝的睡眠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怎样才能让宝宝有个甜甜香香的梦呢?有时候宝宝睡梦中的症状也会带给妈妈们此时宝宝的健康提示 。
噩梦
小宝宝常常会被噩梦惊扰 。最新的研究表明 , 宝宝做噩梦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 , 大多数做噩梦的宝宝 , 其生理、心理或脑神经的发育并没有任何特殊问题 。国外有研究指出 , 清晨最常出现做噩梦的现象;100位3~12岁的宝宝进入深睡期后 , 会有4位被噩梦惊醒 。有时爸妈看到宝宝从噩梦中醒来 , 或在睡眠中大哭大叫 , 就非常紧张 , 会带宝宝去医院就医 , 甚至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迷信的做法 。
其实 , 只要宝宝做噩梦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足以影响到宝宝的作息 , 爸妈可以试着帮助宝宝调节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 , 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
帮宝宝转换心情避免做噩梦
现代的研究都证实 , 有时候 , 梦境是白天的生活经历在夜间“发酵”的结果 , 比如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收看恐怖片、父母吵架、亲人过世、睡前剧烈运动等等 , 这些都可以导致噩梦发生 。如果做噩梦并惊醒 ,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梦魇” , 这也常常是睡得太晚、睡前吃太多东西、过度兴奋或心中有压力造成的 。宝宝醒来后 , 常常能鲜明地描述梦境 , 难以再次入睡 。
为避免小小宝宝被噩梦困扰 , 就要避免上述情况 。如果宝宝已经接受了恐怖片等不良刺激 , 爸妈要提前想到宝宝做噩梦的可能 , 可以在入睡前先帮助宝宝转换心情 , 回到温暖的现实中来 。比如 , 让宝宝去刷牙洗脸 , 准备明天去幼儿园;或是细细准备明天出游的物品;或是玩一些睡前游戏等 。还有 , 睡前故事是不可少的 , 最好是共同回忆一段美好的经历 , 这样 , 宝宝就可以较快地消除不愉快的感觉 , 回到现实中来 。如果宝宝梦中惊醒 , 爸妈不仅要安抚宝宝 , 还要避免和它讨论梦的内容 , 并要帮助检讨心理压力的来源 , 也许从中会发现更多的生活问题呢 。
夜惊
另外 , 有些睡眠中的异常现象和做噩梦不一定有关系 , 但也常常困扰着爸妈 , 比如夜惊、梦游、梦话等 。
夜惊常发生在2~6岁的幼儿 , 尤其是在生病、心理有压力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睡眠的早期 , 也就是入睡4小时内的深睡期 , 与做梦无关 , 表现为宝宝在睡梦中突然醒来 , 似乎处在一种莫名的恐慌中 , 也可能大叫着坐起来 , 呼吸急促、两眼茫然地瞪着 , 好像要把眼前的爸妈看穿一样 , 但自己说并没有做噩梦 。这些宝宝往往很快就再次入睡了 , 第二天早晨却说根本不记得半夜发生什么了 。可是 , 夜惊对父母的惊吓却很大 , 不过 , 这一般不是个严重问题 , 过了这一时期 , 就会自行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