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合适的教育时间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希望孩子能尽早接受教育,使得一时间胎教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那么是不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早越好呢?其实不然,根据孩子大脑的发育时期,合理安排孩子的受教育时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找准合适的教育时间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很多人认为孩子认字要趁早,甚至恨不得在孩子咿呀学话时便开始看图识字 。近日,浙师大心理系曹晓华副教授等研究者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儿童大脑里的汉字识别机制到7岁才初步成熟,因此教孩子识字未必越早越好 。
曹晓华等的研究文章得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Marlene Behrmann教授的肯定,并被Marlene Behrmann推荐至Faculty of 1000 。
Faculty of 1000是由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全世界2500名国际顶级医学或生物学专家组成的国际权威机构 。该机构根据对当前世界生物医学和临床实践的贡献程度和科学价值,每年对全球最新SCI文章总数不足千分之二的优秀医学或生物学论文进行推荐点评,是一项很高的学术荣誉 。
看到一个汉字和一幅线条图画时,我们几乎不需要时间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我们语言中的文字,哪个只是一幅画 。但是,在心理学实验室里,“不需要时间”就变成了一个我们很难感觉到的极短时间——170毫秒 。正是在170毫秒中,我们的大脑,帮我们区别了汉字和线条图画 。
建立于2005年的浙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科研实验室,拥有整套研究大脑活动的近红外成相设备 。曹晓华等通过该实验室先进的128导EGI脑电仪,对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阅读汉字时的脑电波进行了采集分析 。
他们发 很多人认为孩子认字要趁早,甚至恨不得在孩子咿呀学话时便开始看图识字 。近日,浙师大心理系曹晓华副教授等研究者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儿童大脑里的汉字识别机制到7岁才初步成熟,因此教孩子识字未必越早越好 。
曹晓华等的研究文章得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Marlene Behrmann教授的肯定,并被Marlene Behrmann推荐至Faculty of 1000 。
Faculty of 1000是由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全世界2500名国际顶级医学或生物学专家组成的国际权威机构 。该机构根据对当前世界生物医学和临床实践的贡献程度和科学价值,每年对全球最新SCI文章总数不足千分之二的优秀医学或生物学论文进行推荐点评,是一项很高的学术荣誉 。
看到一个汉字和一幅线条图画时,我们几乎不需要时间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我们语言中的文字,哪个只是一幅画 。但是,在心理学实验室里,“不需要时间”就变成了一个我们很难感觉到的极短时间——170毫秒 。正是在170毫秒中,我们的大脑,帮我们区别了汉字和线条图画 。
建立于2005年的浙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科研实验室,拥有整套研究大脑活动的近红外成相设备 。曹晓华等通过该实验室先进的128导EGI脑电仪,对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阅读汉字时的脑电波进行了采集分析 。
他们发现,在小学生阅读汉字时的脑电诱发反应的170毫秒内,汉字诱发的脑波幅度显著强于线条图画诱发的脑波幅度,并且这种脑波产生的区域,明显偏向于左脑 。
曹晓华介绍说,人们常说左脑具有语言功能 。我们读到汉字,大脑会有专门的区域来加工这些汉字的视觉形状信息,这个专门区域就在左脑,心理学上把这种能力称为“专家化技能” 。曹晓华认为,这种技能与学习经验和大脑成熟都有关系 。
曹晓华发现在7岁儿童的大脑就已经可以在看到汉字和线条图170毫秒后,辨别出哪一个是汉字,并且这种识别工作发生在左脑 。这意味着,而把汉字作为一种与语言相关的图像,在大脑的专门区域进行处理,是大脑发育和学习的共同结果 。曹晓华指出,6岁左右正是儿童识字的关键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