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怎样为孩子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文章插图
一、尽早交流
从宝宝出生后,父母就可以开始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 。对宝宝说话时,要伴随相应的声调、表情、眼光和手势,以吸引宝宝的注意 。这种早期交流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为以后真正的语言交流做好准备 。
二、因势利导
【怎样为孩子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父母对宝宝说话时,语音要正确、清晰,以供宝宝模仿 。说话的主题,要和宝宝当前注意的事物和活动中心相一致,这样,父母的话语才能为宝宝吸收 。例如,当宝宝正在起劲地玩狗熊玩具时,你可以指着玩具说这是狗熊,是白颜色的,然后再谈些有关狗熊的事 。此时,如果要让宝宝学习“狗熊”以外的话,就会吃力不讨好 。要注意,说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适合宝宝的发展水平,尽可能使他们理解 。
对于宝宝说的话,不管是否完善,都要设法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揣摩其中的意思,给以语言或行动上的反应 。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让宝宝知道他说的话是否妥当、正确 。
三、扩展口语
宝宝开始说话时,往往是用一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父母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单词语、双词语扩展,改造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宝宝说”妈妈饼饼”,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表明他说这话的意思是”妈妈在吃讲”,那么父母可以接着说“喔,妈妈在吃饼饼 。”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推测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是妈妈的饼”或”要妈妈拿饼饼给宝宝”,那么,父母就可以说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 。
通过这种方洁,宝宝逐渐知道一个意思应该如何表达 。从而逐渐掌握规范的表达方式 。
四、可用儿语
儿语即“宝宝语”.主要特点是语调夸张,速度慢,重复多,所用的单词都比较具体,句子短且简单,如把狗叫做”汪汪” 。研究表明,宝宝爱听”宝宝语”,对”宝宝语”容易注意和理解 。因此,一般他说,父母说“宝宝语”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 。不过,当宝宝的言语有了进步时,父母的”宝宝语”也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使言语适当超前于宝宝的言语水平 。
比如宝宝已经会说“狗”这个词后,父母就不必再用”汪汪”来称呼狗了,可以在“狗”前面加上形容词或其他说明,告诉宝宝”这是大黄狗…”那是小黑狗”等 。
五、双向交流
有一个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之间只能用少量的手势进行交流 。这个孩子主要靠看电视与语言发生接触 。
3岁时,他基本上不能说话,也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言语水平大大落后于一般孩子 。这个事例清楚他说明,语言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使用而习得的,仅仅单方面地听别人讲话,不能使孩子掌握语言 。因此,父母无论多忙,也应该忙里偷闲 。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且也是一种感情交流,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
②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