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新生儿异常情况

宝宝从出生那一刻起 , 就成了家庭的重点呵护对象 , 其实 , 有些新生宝宝的异常 , 并不是病理性的 , 家长不用过分惊慌 , 重在处理得当 。
1.生理性黄疸
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 , 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来源较成人多 , 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差 , 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 。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 , 7~14天消退 。一般情况良好 , 具有自限性 , 不需治疗 , 愈后良好 。
2.打喷嚏
新生儿偶尔打喷嚏并不是感冒的现象 , 因为新生儿鼻腔血液的运行较旺盛 , 鼻腔小且短 , 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进入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嘲 , 这也可以说是宝宝代替用手自行漓理鼻腔的一种方式 。突然遇到冷空气也会打喷嚏 。除非宝宝已经流鼻水了 , 否则家长可以不用担心 , 也不要动辄让宝宝服用感冒药 。
3.脱皮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会有脱皮的现象 , 不论是轻微的皮屑 , 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 , 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 。脱皮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 , 容易脱落 。
此外 , 新生儿连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 , 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 , 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 。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 , 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 , 只要于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 , 无须特别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脱皮撕下 。若脱皮合并红肿或水泡等其他症状 , 则可能为病征 , 需要就诊 。
4.新生儿红斑
有的新生儿生后第一天内会出现皮肤普遍发红 , 并伴有指尖大小的红点 。这可能是由于冷而干燥的外界环境及毒素的影响引起的 。持续1~2天后逐渐消退 , 出现脱屑 , 以足底、足心及皱褶处多见 , 脱屑完毕后 , 皮肤呈粉红色 。
5.栗粒疹
新生儿的鼻尖 , 鼻翼及颊部等处常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点 , 由皮脂腺堆积所致 , 称为栗粒疹 , 而非脓疱 , 蜕皮后会自然消失 。
6.体重减轻
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 , 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 , 故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 , 较刚出生时减轻体重约6%~9% , 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随着奶量的增大 , 进食增加 , 约在生后1 O天左右恢复正常 , 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
7.短暂的窒息
新生儿呼吸的唯一通道是鼻子 , 虽然较高位置的喉头保证了吸奶时不会意外呛着 , 但也造成了他无法用嘴呼吸的生理特点 。此外 , 由于宝宝的肺部还没有发育成熟 , 有时会有10秒钟左右的“窒息” 。不过 , 6个月后就会正常起来 。
8.脱水热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 ,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 容易散热 。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散热增加 。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 , 血液浓缩 , 易使新生儿发生脱水热 。脱水热的热度一般不超过38℃ , 如能及时发现 , 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 。
9.眼睛斜视
刚出生的宝宝 , 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 , 所以眼睑会有些浮肿 , 一般2~3天就会消失 。一般而言 , 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 , 看起来有点斗鸡眼 , 而且眼部的肌肉调节不良 , 常有短暂性的斜视 , 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如果3个月后 。宝宝仍旧斜视 , 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