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培养孩子孝心八招( 二 )


5、从日常生活小事上对孩子提出要求 。
如外出时和父母道别,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时先让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和父母说话应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逊 。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时,告诉孩子不能发脾气,要体谅、理解父母的难处 。孩子如果发脾气或死磨硬缠,家长要始终坚持原则 。家长千万不要起初不答应孩子要求,孩子发脾气了,家长让步了;孩子死磨硬缠了,家长让步了 。这等于鼓励了孩子不断提出不合理要求 。
6、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辛苦 。
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说一下,或带孩子去上一两次班,让他知道你上班走什么路线,每天都做些什么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难;你还可以告诉孩子下一个月、下一年家里都需要买什么东西,需要花多少钱 。
总之是让孩子看到、体验到父母的难处,而不是只让他听父母说“我很辛苦” 。
7、耳鬓厮磨中建立亲情 。
在孩子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要要求孩子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亲情培养,很多时候就是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从这方面说,我不赞成孩子从上幼儿园或上小学起就到离家较远的外地去上寄宿制学校,因为这不利于亲情培养 。亲情,就是在一天到晚的耳鬓厮磨中建立起来的 。
8、用亲情故事启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
家长一定要定期抽出点时间和孩子谈心聊天,要把自己的难处和家里的难处有选择地告诉孩子 。通过谈话,可以让孩子体验亲情,启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
有这样一个故事:女儿和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女儿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一段路程,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却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
“没关系,我请你吃 。”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了 。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
“我很感激您 。我们不认识,而您对我这么好,可我妈妈,竟然常跟我吵架,还骂我 。”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想想,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给你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还给你衣服穿,你怎么就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了 。她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走到家门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妈妈正在路口张望……妈妈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快回来吃饭吧,再不回来饭都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掉下来了 。
【支招:培养孩子孝心八招】这个故事就很能启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