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培养孩子孝心八招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孝敬父母的品德是教育出来的 。孝,不是天性;不孝,也不是天性 。没有哪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孝子;也没有哪一个孩子生来就是不孝之子 。
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是从一个又一个亲情故事中听会的,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是从自己的亲人的一个又一个孝行中看会的,孩子的孝心是从日常小事中培养起来的 。
孝敬父母的教育要从哪些小事做起呢?以下8条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
1、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
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时,要带上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亲眼看看父母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
那种“只爱自己的妈妈,不爱丈夫的妈妈”的现象,在年轻妈妈中相当普遍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这些妈妈,在婆婆面前,你不称呼“妈妈”,在婆婆背后,你称孩子的奶奶叫“老东西”,总有一天,你的儿媳也会称你为“老东西” 。到那时,你的儿子肯定会觉得理所当然!
我的女儿在外地上高中,就在高考前夕,孩子的姥爷病逝,有人说,孩子离家比较远,又马上面临高考,就不让她回来吧 。我们毅然决定让孩子回来参加她姥爷的发丧、火化、吊唁、追悼会、下葬等活动 。我让她自始至终陪伴着她的妈妈,她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妈妈哭得柔肠寸断、死去活来的情景,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撼 。她感受到了人失去亲人时是怎样的痛断肝肠 。我认为,这种亲情体验比她高考多考十分八分要重要得多 。
2、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给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机会 。
在现在的不少家庭中,爱只是父母对子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爱 。孩子只有把父母给他的爱转化为他对父母的爱,这种爱的种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人间大爱正是这样得以传承的 。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关爱父母之后,才有可能在她长大以后去爱国爱民,去尊老爱幼,去爱天下苍生 。
在一个双休日,李先生骑自行车带孩子去公园 。看完各种动物表演,孩子李雷十分兴奋 。回家的路上行人稀少 。他对爸爸说:“爸爸,让我带你一段怎么样?”李先生说:“你没有带过人,能行吗?”李雷说:“让我试试吧 。”爸爸也就同意了 。
于是,爸爸坐在车架上,李雷双手紧握车把,用力蹬动脚踏,车轮滚滚向前 。可孩子毕竟还小,骑了七八百米之后,就有些体力不支了,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 。最后他喘着气停了下来,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你每天骑车带我上学也这么费力吗?”爸爸说:“我虽然力气大些,不过每送你一次,我也挺累的,尤其是前边那个上坡更费力气 。”
到了星期一,李先生照常骑着自行车送儿子上学 。骑到上坡时,坐在后边的李雷忽然跳了下来,用手推着车 。爸爸非常欣慰 。
3、要求孩子为老人做事时应理直气壮 。
当家长生病或身体不舒服时,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药或陪同就医,不要怕耽误他学习时间 。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从要从引导孩子为父母做这些小事入手 。当孩子对父母表现出不敬重的言行时,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现在还小,还不懂道理,不必多计较他的言行过错,等他长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 。这种认识肯定是错误的 。
4、让孩子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
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让孩子主持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家长不要只给孩子过生日,不给自己过生日,这对孩子并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