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承安重宝

中国古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繁,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币和布币、秦代的方孔圆钱,到清末的机制币,数以万种千姿百态的钱币构成了当今集币领域最为庞大的收藏门类 。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亦有数百种之多 。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当在千种以上 。故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每每以搜寻不同版式铜圆为最大乐事,偶有新版式铜圆发现,则欣喜若狂 。

金代承安重宝

文章插图
金代承安重宝
承安是金章宗完颜景的第二个年号(公元1196—1200年),历时五年 。金是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女真人原来臣属于辽,常常受到契丹贵族的欺凌 。后来女真人首领阿骨打于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起兵反辽,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都上京,即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 。
金的钱币制度多受辽国铸钱的影响 。辽钱一般实行五等钱制,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如泰和通宝钱分五等已是事实 。另外原来不见谱载的金朝折十大钱业已发现多种,比如折十通宝有:明昌通宝,天会通宝,阜昌通宝,贞元通宝,开兴通宝,金国通宝等 。折十的重宝钱有:收国重宝,天辅重宝,天眷重宝,皇统重宝,大定重宝,泰和重宝,承安重宝,兴定重宝,元光重宝,正大重宝,天兴重宝等 。
【金代承安重宝】对于任何时代的古钱币,都会有当时朝代自己的风格特征在里面,比如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一般为能工巧匠们随意所铸,文字往往都简直而朴素、秀润而古拙;而西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文化开始传入我国后,受这种佛教文化的影响,我国新的书法艺术也便开始初步形成,其间所铸造的古钱币文字形态便有所改变,文字往往都显得柔韧而纤细、精美而娇媚;而当到了唐、宋、元年间,古钱币上的文字往往又与书法的结合比较紧,所以,这些朝代古钱币上的文字一般都是名人所书,如果从整体上看,给人的则是一种稳重而端庄,饱满而玉润的感觉 。可以说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时代风格,当然这些时代的风格,是不好轻易模仿的,据笼者了解,如今发现的很多伪品古钱币,对于其上面的文宇虽说可以仿制其形但却不能仿制其神,这种观察时代风格的做法,对于鉴定古钱币的真伪有很大的帮助 。
鉴定古币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首先要对历史有深刻的研究,比如哪个朝代有哪种货币,以及这些货币的发行量和特点,包括货币上的文字篆刻,都有历史文献记载,必须先储备知识才能有鉴定的可能 。
货币的发生、发展与其它历史事件一样,有着一个历史过程,对于这样一个过程的了解,至关重要,否则,就无从知道货币制度的沿革、货币流通与铸造情况 等许多重要问题 。要具备钱币学的知识 。钱币学是一门研究钱币发生、发展与钱币不同版别、质地、形制、铸造等特征的学科 。在中国历史上,钱币根据厚薄、大小、钱文、纹饰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版别来,特别对宋代钱币,人们研究的侧重点更是在版别方面 。钱币一般有铜、铁、铅、金、银等质地,哪一个朝代曾铸造过哪一种或几种质地的钱币,对于鉴定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而且,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铸造钱币使用的工艺技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唐以前使用的是范铸法,唐以后使用的是母钱翻砂法,就是这两种铸造钱币的方法在各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工艺过程和技术水平也不尽相同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在鉴定钱币之前去了解它,掌握它 。
学习古钱币鉴定,从方法上讲,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辨别历代钱币的真假,鉴定钱币的目的,是要弄清各种历史钱币的文物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