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背诗词会变笨吗?事实并非如此反而还有两大好处!

相信很多妈妈聚在一起时都是以谈论孩子最多!还有的妈妈会比较孩子的表现、学习,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大多家长都会比较背唐诗、唱儿歌等等 。相信很多妈妈都被这样问过,你家孩子有背诗词吗?由于多种原因、家庭文化程度或者是教育理念的不同,有的家长会认为学龄前没必要让孩子背诗词,会让孩子变笨的!孩子不认识字,还不懂诗词的意思…真的是这样的吗?学龄前孩子背诗词真的会变笨吗?
学龄前孩子背诗词会不会变笨?
3岁背诵无数唐诗宋词的钱学森,3岁便常常口诵诗文的郭沫若,6岁能熟读《论语》的徐悲鸿……最近人气爆棚的董卿,小时候也背诵了不少诗词,被人赞誉“气质如兰”;还有从小喜爱诗词、也因为诗词而走红的武亦姝等小女孩们,你从她们身上获得的最大感受是聪慧,而不是“笨” 。我想,“学龄前背诵诗词会变笨”的言论大概可以被推翻了 。
【学龄前孩子背诗词会变笨吗?事实并非如此反而还有两大好处!】孩子即使不认字不懂诗,背诗词也能促进大脑发育
正如音乐对大脑刺激那样,韵律也能促进大脑发育。众所周知,幼年时期孩子的大脑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孩子经常学习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技能,便能促进大脑相关神经元的连结 。
诗词因为有很好的语言韵律、朗朗上口,能引起孩子们更多的青睐和关注 。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孩子听到“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荷香”和“夏天碧绿的河水,香菏在凉风中摆动”,孩子会对前面更具韵律的句子更在意 。
研究发现,当人听到有韵律感的语言时,即使不懂意思,大脑也会发出特别的脑电波,他们大脑的阅读区域和音乐区域同时得到刺激,这些人也反映说“很好听”;当人听到那些没有韵律感的语言时,他们的大脑则没有这种反应 。简言之,即使不知道什么意思,人的大脑也能无意识地处理诗歌,背后是韵律的作用 。
(下一页:学龄前孩子背诵诗词的好处)
学龄前孩子背诵诗词有两种好处
1、背诵诗词,能训练记忆力
相比起其他语言,诗词容易流传,诗词也容易被人记住 。为什么?大脑对诗歌的记忆,回想效果会比没有意义的零散语言记忆得更好 。一方面,诗词在被背诵时,因为韵律而容易被大脑记住 。
另一方面,当孩子回忆时,韵律又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想起来 。从而有助于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 。这便是为什么当孩子在背诵诗词时,比如孩子在背诵《登鹳雀楼》,当他念到了“白日”,便很容易回忆起“依山尽”,这便是韵律带来的记忆效果 。
2、诗词跟音乐一样,能安抚孩子情绪
当一个小婴儿在婴儿床上啼哭,如果妈妈在旁边轻轻地唱着欢快的童谣或歌曲,小婴儿很可能便会安静下来,因为歌声带悦耳的韵律感 。同样地,跟音乐相似的诗词,其和谐性的语言特质也同样带有韵律感,遇上愉悦情绪的诗词,也能帮助安抚小婴儿的烦躁情绪 。当然,带其他情绪特质的诗词,也给孩子带来其他相应的情绪感受 。所以,背诗词能收获音乐般的美感 。
别把背诗词当成学语文!
当我们的父母让孩子背诵诗词时,如果与“学语文”挂钩,难免会功利,尤其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倘若再加上强迫,就会扼杀了诗词给孩子带来的美好感受 。不要太功利,不要强迫,更不要妄想孩子变成诗词神童 。即使是孩子爱吃的蛋炒饭,一旦被强迫了就索然无味;即使是孩子爱玩的玩具机器人,一旦被强制一定要玩时,就会被孩子避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