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通宝真品图片及价格

龙凤通宝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韩林儿的铸钱 。元末红巾军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帝,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建都安徽亳州,国号“宋”,建元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 。
此钱分小平、折二、折三,铜赤如金,钱体浑朴,文字遒美 。“龙凤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 。
元末明初,各地区起义频繁,当时被官方标为“盗贼”的就有上千处 。公元1351年,韩山童、杜遵道、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起义把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逐渐推向高潮,同时极大丰富了古钱币史上的农民起义军钱 。有韩林儿的“龙凤通宝”、张士诚的“天佑通宝”、徐寿辉的“天启通宝”、朱元璋的“大中通宝”、陈友谅的“大义通宝”和明玉珍的“天统通宝” 。
大体来看,历代农民起义军钱币都不够美观,不及官铸钱币厚重大方 。但此时的农民起义军钱则是特例,不仅钱体铸工精整,钱文书法劲道,甚至比有些正统王朝的铸币都要精良 。由于流动性较大,钱币的整体铸造数量十分有限 。这就促成了该时期的起义军所铸钱币,格外受到泉友喜爱 。其中较有名气的如龙凤通宝、天佑通宝和天启通宝等,是泉中的珍品 。
元末由于各地起义军兴起的地理位置距离较近,所以此时钱币发现的位置也相对集中 。钱体锈色大多属于南方坑口 。而南方坑口容易形成蓝绿美锈,这种锈色的钱币是如今古钱币市场中炙手可热的品相 。
我收的龙凤通宝折三雕母,径34.5毫米,厚2.3毫米,重8.9克 。

龙凤通宝真品图片及价格

文章插图
正面
龙凤通宝真品图片及价格

文章插图
【龙凤通宝真品图片及价格】
背面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有涨有跌才符合现实 。如果一直涨个不停,说句不中听的,商家把市场活力弄没了,新“韭菜”不敢再入场,那可不是资本的作风,养一茬割一波才是正经 。
现在还有商家死撑着继续炒,我就看到有枚龙凤通宝折三,在某拍卖上2.2万成交,然后过了不久上架某鱼,挂2.8万,然后又在微拍来回拍了五六次,直接弄到6万以上 。很明显这是在自导自拍,哄抬拉价割韭菜,钓一个新手赚一个!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波大行情已经过去了 。跟上风口的人笑呵呵地在数钱,没跟上的围观起哄,恨不能马上崩盘趁机囤货,高位接盘的人只能嘴硬,谁敢说跌就骂谁 。
不过,想指望钱币市场彻底崩盘,价格拦腰跌落,或继续暴涨,再翻个好几倍,从当下来看估计是不太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