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图片印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

提起美国早期历史,很多国人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那个小时候砍倒了樱桃树,长大后又成了美国"国父"的乔治·华盛顿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领导人,美利坚合众国将他们的首都命名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 。
不过在经济领域,譬如货币,华盛顿只"分"得了个一美元纸币的版面 。至于面额最大的一百美元,其上印制的头像则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

1美元图片印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

文章插图
是的,就是那个在雷雨天用风筝去引雷电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
如果要用一句话去说明富兰克林的确切身份,那么这句话将包括政治家、外交家、物理学家、出版商、印刷商、采访人员、作家、慈善家和发明家等等 。
1美元图片印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

文章插图
但富兰克林其实出生于一个平凡又拮据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英国漆匠,后来定居北美洲的波士顿 。待到富兰克林这个儿子出生,这一家就已经有了十个孩子 。所以尽管富兰克林在八岁入学后成绩优异,但他还是不得不在十岁时因经济问题退学,回家协助父亲制作蜡烛和肥皂 。但也是因为有这珍贵的两年求学时光,富兰克林学会了识字,掌握了一些基本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
1美元图片印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

文章插图
十二岁后,富兰克林进入兄长的小印刷所做学徒 。而通过职务之便,他结识了不少书店学徒,得到了阅读大量书籍的机会 。所以在接下来的近十年里,富兰克林在白天的身份都是印刷工人,在夜晚则是求知若渴的求学者 。在1730年之后,他还从一名印刷工人成为了一名印刷商人,逐渐步入宾夕法尼亚州上流社会 。
1736年,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上升的社会地位,富兰克林成为了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 。次年,他又出任费城副邮务长 。但逐渐繁忙的工作还是没有让他停下求学的脚步 。相反,他先后学习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并更近一步地接触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科技 。
1743年,富兰克林开始着手筹备一家学院 。后来这所学院成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前身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富兰克林开始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科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把自己从一位印刷商、出版商,转变为一位物理学家和发明家 。
1美元图片印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

文章插图
随着生活重心从商业和政治转到科学研究,富兰克林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学术 。他在科研领域的天分逐渐展露:他发现电荷分为"正"和"负",且两者数量守恒;摩擦不能创造电,只能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物体上带过量的电的称为带正电,不足的称为带负电……
1749至1751年间,通过对雷、闪电和云的研究,富兰克林提出了有关云中的闪电和摩擦所产生的电性质相同的推测 。为此,在1752年,他进行了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也就是在雷雨天用风筝将大气中的电收集到一种可以储存静电的装置莱顿瓶中 。再加上富兰克林在1750年提出的有关避雷针的建议,这位仅仅去过两年学校的自学科学家,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在1753年当选英国伦敦皇家学会院士 。
1美元图片印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

文章插图
而在富兰克林的科学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面对民族的利益和自己的爱好,富兰克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 。虽然他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决定退出政坛,专心于科研,但民族一需要,他就站在了北美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最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