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白地刻花纹样有莲花、牡丹、卷草、水波纹等 。白地剔花:在坯体上施化妆土后,以刻线刻出纹样的轮廓,然后再将纹样以外的白化妆土全部剔去,留出灰白或灰黄色的胎地 。这样白色的纹样很清晰地浮现在灰色胎地上,有一种浮雕的感觉,白地剔花的刀工力感非常强,多装饰在梅瓶、执壶等产品上 。白地黑剔花:在坯体上施白化妆土后,在欲做出纹样的部位部分或全部施一层黑釉,在半干燥状时以剔刻技法绘出纹样,仅留下黑色纹样,而将其他空间部分的黑釉轻轻剔去露出下地的白化妆土 。这样中间突起的黑色纹样与周围凹下的白地形成黑与白、高与低的强烈对比 。这是一种技艺高超、表现方法独特的装饰方法 。现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的一件白地黑剔单枝牡丹卷草纹梅瓶,以及白鹤美术馆收藏的白地黑剔花龙纹梅瓶都是磁州窑白地黑剔技法制作的优秀作品 。
![磁州窑是古代匠人的集体智慧 磁州窑的历史意义](http://img.henanlong.com/220525/0444155544-6.jpg)
文章插图
珍珠地纹:坯体经过白化妆后,以刻线刻出主题纹样,然后以小圆圈密密麻麻填满其他空间 。使用的工具是铁或竹制的圆凿 。此技法模仿了唐代金银器雕刻工艺 。珍珠地纹样大量使用于五代 北宋时期的磁州窑产品 。产品有碗、瓶、瓷枕等 。其后逐渐变为以梳篦纹、刀刻纹、平行线取代了珍珠地纹样 。白地黑花: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磁州窑的白地黑花技法是由北宋末期开始兴起,成为直至金、元及以后均很流行的代表性装饰技法 。也是磁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技法 。其工艺为在坯体上施一层白化妆土后,使用毛笔以磁州当地产出的一种斑化石(含铁颜料)绘出纹样,然后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 。实际上是一种釉下彩技法 。由于调制的白地黑花颜料含铁量不同及烧成中火焰的变化(俗称窑变),白地黑花纹样的色调也会发生改变 。北宋金代的白地黑花色调多呈漆黑色;金末一元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纹样色调多呈灰黑,有的呈褐红、茶褐色 。磁卅』窑的画工均有详细分工,根据制品的器型设计、绘制纹样 。有时一件瓷枕的纹样中,主题纹样与边饰纹样往往出于不同人之手 。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的出现是磁州窑陶艺历史发展的结果 。北宋时期中原文化艺术高度发达,书法、山水花鸟画等姐妹艺术非常流行,也促进了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的诞生 。这样白地黑花装饰越发普及 。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时间,由北宋一直持续生产至今 。
![磁州窑是古代匠人的集体智慧 磁州窑的历史意义](http://img.henanlong.com/220525/0444155023-7.jpg)
文章插图
- 怀孕奶水是什么颜色
- 先用水还是精华 水和精华液哪个先用
- 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会是什么
- 什么是章鱼?
- 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措施是什么
- 带你快速鉴好茶 茶叶沉底好还是飘着好
- 宋代耀州窑近年拍卖记录一览 北宋耀州窑刻花碗估价
- 大龄准妈妈孕早期护理指导
- 太平通宝是哪个朝代的值多少钱
- 女性怀孕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