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瓷器的介绍 磁州窑艺术特点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器,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 。

磁州窑瓷器的介绍 磁州窑艺术特点

文章插图
磁州窑瓷器及标本
(一)磁州窑瓷器的介绍
磁州窑瓷器时代集中在辽、金、元这几个大的历史时期,其中以辽、元两个朝代的瓷器最为丰富,精品也最多 。由于辽、元两朝的本土与政治中心是在内蒙古地区,保存完好的城址与墓葬为这些瓷器提供了很好的埋藏环境 。由于这些瓷器绝大多数是从中原作为商品或贡品输入到蒙古草原地区的,因此,中原磁州窑系的产品在北方草原各地区都有发现,品类较多 。
一、辽代磁州窑
内蒙古地区的辽代磁州窑瓷器主要出土于古城遗址、墓葬当中,其中辽上京城址、辽中京城址就以出土精美的辽代磁州窑瓷著称于世 。在这些古城遗址的周围,还分布有大量的墓葬,契丹人受盛唐殡葬礼仪的影响,厚葬之风盛行,在墓葬当中除了埋藏金银器以外,精美的瓷器也是其重要的陪葬品,其中不乏精美的磁州窑瓷器 。
磁州窑瓷器的介绍 磁州窑艺术特点

文章插图
辽代磁州窑罐
辽代的磁州窑瓷器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点,形成了辽代瓷器“汉式”与“契丹式”这两大风格 。“汉式”的瓷器主要有盘、碗、碟、罐、梅瓶、盘口细颈瓶、温壶、枕、渣斗、托、水注、盒、杯等;“契丹式”瓷器主要有凤首瓶、盘口长颈瓶、盘口长颈壶、扁壶、葫芦形执壶、鸡腿瓶、海棠盘、方碟、多棱碟、套盒、球形砚滴、敛口钵等 。上述瓷器当中,器型种类最多的是盘口壶与长颈瓶和大众化的碗、碟、盘等 。
器型的多样性对辽代磁州窑瓷器的胎釉装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辽代磁州窑瓷器的胎体瓷质较粗糙,内含沙粒,呈褐黄色 。釉色以白釉、褐釉和黑釉为主,还有少量的白釉黑花瓷器、白釉剔花瓷、白釉剔花填黑花瓷等种类 。其装饰手法主要有胎装饰与釉装饰两种,胎装饰有雕花、剔花、划花、刻花、印花、塑贴等技法;釉装饰主要是根据胎装饰的具体内容用点彩、绘画的手段,同时辅助釉上或釉下的施彩技法,以蘸釉、刷釉、荡釉的方法来完成的,以增加器物装饰的艺术感染效果 。
二、金代磁州窑瓷
金代瓷器主要出土于金代的城址当中 。内蒙古地区出土的金代磁州窑瓷器较多,器型种类也较丰富 。磁州窑产品多为一些粗瓷器,胎质较粗,杂质较多,釉色单一 。其中在一些筒状器物上有褐花或剔花装饰,有些黑釉瓷器装饰有褐色斑点或填涂的褐色斑块,另外还有一些黑釉或褐釉的结晶类瓷器,胎体厚重,施半釉,呈现油滴、虎皮、兔毫等斑纹 。器型主要有碗、碟、盘、罐、瓶、炉、杯、洗、盏托与玩偶等,其中瓶、罐瓷器的把手、穿带部位以点彩为主要釉面装饰,同时结合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笔绘、贴塑、加彩和绞釉等装饰技法,完美地体现胎釉的装饰风格与特征 。总体上看,金代磁州窑瓷器的装饰纹样趋向于多样化,以折枝花卉、缠枝花卉、萱草、水波、鱼鸭、人物、婴戏莲、鸳鸯莲池纹、双鱼戏水纹、犀牛望月、虎头、双燕以及诗文为主要题材 。
磁州窑瓷器的介绍 磁州窑艺术特点

文章插图
金代白釉褐花罐
三、元代磁州窑瓷
内蒙古地区在元代主要属于元朝的政治中心 。近几年,内蒙古的文物工作者相继对一些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元代磁州窑瓷器 。特别是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近万件的瓷器标本,基本上囊括了元代瓷器的主要品类,其中以磁州窑瓷器为大宗 。另外,在这些草原城址及外围地区,还陆续发现大量的瓷器和瓷器窖藏 。特别是在集宁路故城窖藏中出土了完整的白釉褐花磁州窑瓷器多件,其中以白釉褐花筒形罐、小口罐、酱彩四系瓶、黑釉牛腿瓶为主要特色,数量也最多 。这是磁州窑系列的瓷器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又一次重要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