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敢叫“瓷母”? 瓷母介绍( 二 )


第九层,正好是瓶子的腹部,12个开光画面也是这件瓷母最为华美的部分:整层采用霁蓝釉描金打底,沉稳高贵,施以描金则更显得富丽堂皇 。在十二个开光画片,分别画的是: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和博古九鼎 。另外六幅分别代表了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和富贵 。第十层是仿官釉,仿烧宋代官窑,宋代官窑同样也是五大名窑之一,铁骨乌泥,聚沫攒珠 。第十一层纹饰为“乾隆仿永宣青花缠枝花卉纹”,永宣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制,看上去会有中国水墨画般晕散的效果 。在这层纹饰中,御窑厂的工匠采用重笔点染的技巧来模仿永宣青花效果,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第十二层为洋彩绿地变形蝉纹装饰,内画团寿纹,这种装饰手法来源于三代时期的青铜器 。第十三层和第十五层纹饰分别是珊瑚红釉,加金彩回纹以及酱釉、加金彩卷草纹 。回纹和卷草纹这两个纹饰在明代早期的官窑瓷器中经常会用到 。第十四层是仿汝釉,模仿宋代最为名贵的汝窑,也就是宋徽宗所说的“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 。瓶底有年款,在瓷母的底足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瓶底中心用青花篆书三行六字款,“大清乾隆年制” 。
总体来说,这件乾隆瓷母各色釉大瓶,不仅技艺登峰造极,而且还充分显示出乾隆皇帝和工匠们极高的艺术审美 。十多种釉彩包罗了古今名品,既有宋瓷巅峰的五大名窑,又有绚丽多彩的青花五彩 。既有登峰造极的粉彩珐琅彩,还有惟妙惟肖的仿生瓷 。经过艺术大师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各种技艺同施一器,有条而不紊 。最终成就了这件登峰造极的艺术珍宝 。
瓷母诞生
竟是因为乾隆的灵机一动?
瓷母,无疑是清代瓷器的一次巅峰盛宴,它印证了200多年前乾隆盛世的风仪和心态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工匠掌握了历代釉彩烧制技术,才有了这件瓷器 。乾隆皇帝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把瓷器做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个风仪,是乾隆鼎盛时期的华丽和文化繁荣 。这个心态就自信,是以我朝之力,超越古人,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展现了乾隆王朝天朝大国海纳百川的胸怀 。
主张烧制这样一款瓷器的想法来自乾隆,他一生爱好书画,热衷瓷器,他要做一款集历代大成的瓷器,目的也是想要炫耀大清盛世和鼎盛王朝的海纳百川 。因此,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忙活起来,这才有了“瓷母”诞世 。那么,烧它来干吗呢?直接的目的是陈设用,就是摆在宫里的某个桌子上看 。乾隆朝国力鼎盛、海内太平,乾隆又是一个艺术修养高且好大喜功的君主,加之此时景德镇制瓷工艺也已达到极高水准,所以就有了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对乾隆瓷器的评价:“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
说到这件瓷母的烧造工艺,也是同样复杂,这件各色釉大瓶,汇集了各种高温,低温彩釉于一身,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因为各类彩釉的烧造温度不同,因此没法一次性烧造 。其中的青花,仿哥釉、仿汝釉、仿官釉、仿钧釉、粉青釉都属于高温釉,需要先行烧造,而那些粉彩、珐琅彩、金彩、颜色釉属于低温釉,需要随后再烧,这就好比咱们蒸海鲜,您不能螃蟹、贝壳、皮皮虾、象拔蚌,统统一个锅里一起蒸的道理一样 。瓷母的烧造,如果顺序或者时间,火候掌握不好,那颜色就会烧坏 。根据记载,这件瓷母各色釉大瓶,需要反复入窑烧造达到17次之多 。而最终的成功率只有0.23% 。这么说吧,按照概率计算,需要烧造435个同样的大瓶,才有可能得到一件如此完美的瓷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