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中国的造纸术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中国的造纸术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科学中国的造纸术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国的造纸术教案吧 。
设计背景
让幼儿对纸张的产生和发展感兴趣,让孩子们了解各种纸的用途,了解它们的特性 。在平时的生活中知道节约用纸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
2、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知道纸的特性及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纸 。
3、通过设计、布置教室,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加深对纸的认识 。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大班科学中国的造纸术教案反思】重点难点
造纸术的复杂过程及演变 。
活动准备
1、各种类型纸张(白纸,报纸等)
2、纸制品(纸杯,装饰画等)
3、蔡伦画像
4、视频(造纸术过程)
5、剪刀,水,胶水等 。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观察、实验,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
1、 观察纸制品,让幼儿边看边议 。
2、 提问:
①刚才小朋友看到这些玩具、书本、画、纸盒等,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纸有哪些特点?
(小结:纸很轻,易吸水,易损坏,易燃烧;纸可以折叠、揉皱、簛碎,因此使用纸制品时要仔细)
②纸有什么用?你用过哪些纸?
(小结: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蜡光纸、皱纹纸、图画纸、宣纸、书写纸等等 。纸的用处很大,写字、画画、包装等需要纸,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都 离不开经纸)
基本环节:
一、纸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有纸的呢?(让幼儿议论一会儿后老师告诉小朋友)
二、比较谈话,了解纸的一些简单演变过程 。
师:现在我们有了纸,在纸上写字,用纸印刷书本,可是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古代人把字写哪里呢?(让幼儿议一议,然后逐出龟壳、竹简、布)
1、 介绍龟壳 。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就把字刻在动物的骨头或者外壳上 。但是 。这样方便吗?为什么?
(让幼儿用手摸摸龟壳,知道骨头和龟壳很硬,要用刀刻,不方便)
2、 介绍竹简 。后来古代的人想办法,把字写在竹片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片一片片连接起来,变成一本书 。(出示一本书,让幼儿用手 掂一掂竹简和书,让幼儿比一比)哪种书好?好在哪里?
3、 介绍布 。后来古代人又动脑筋,把字写在布上 。布与甲骨、竹简比较,哪种好?好在哪里?布跟纸比,哪种更好?为什么?
比较龟壳、竹简、布当书写品的优缺点,让幼儿知道中国古代人勤劳聪明,想出的办法 一个比一个好 。
三、 介绍蔡伦及造纸术 。
(出示蔡伦画像)蔡伦是古代的一位科学家,他就是纸的发明者 。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蔡伦发明造纸术的经过 。重点介绍蔡伦如何动脑筋,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纸的艰辛地过程 。
向幼儿播放视频,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中国就有了纸 。当时外国人还不知道怎样造纸,他们还只能在羊皮、树叶上写字 。后来,我们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到朝鲜、越南 。日本等许多国家 。所以,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