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 什么是白茶



一般我们提起白茶,脑海里最先想到的多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现代白茶 。

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 什么是白茶

文章插图


不过,古代有很多关于白茶的记载和论述 。白茶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那时候记录的白茶是什么茶类呢?
我国普遍公认的关于茶的最早发现者是神农氏,但关于神农氏那个时代的茶叶是什么茶类,一直众说纷纭,尘埃未定 。

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 什么是白茶

文章插图


有人认为,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没有什么蒸、炒、烘的技术,只不过是将茶树上的鲜叶自然晾干后存放,这和白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制作工艺类似 。所以他们认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茶叶应当是白茶 。
比如湖南农业大学杨文辉教授就认为,“由于茶叶生长的季节性局限,为使全年都能喝上优质茶叶而采集鲜叶晒干收藏,这便是茶叶制造的开端” 。因而,他认为我国最先发明的不是绿茶,而是白茶 。
在后来的文献中,关于白茶的明确记载,最早出现于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的《永嘉图经》中所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

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 什么是白茶

文章插图


有人认为,这里说的永嘉县“东”是误记,正确的方位应当是南三百里,因为永嘉县东三百里是大海,只有往南三百里才是白茶山,它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的太姥山一带,并认为这是关于白茶最早的记录 。
不过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唐代并没有出现白茶工艺 。所以这里说的白茶山,说的应当是白化变异的白叶茶,或者是芽叶满披茶毫而成为白茶的树种,成品茶应当是蒸青绿茶 。

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 什么是白茶

文章插图


到了宋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明确提到了白茶 。

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 什么是白茶

文章插图


其中是这样说白茶的:“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镑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 。”
有人认为宋徽宗说的白茶即是福鼎白茶 。但是在这段论述中,宋徽宗明确提到了“蒸焙”工艺,这明显不是白茶的制作工艺 。所以宋徽宗所说的白茶,也不同于如今的白茶,而是白化变异的白叶茶或被称为白茶的树种 。
最接近现代白茶的描述,应当是明代田艺蘅所书的《煮泉小品》记载的:“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气耳,况作人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 。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

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 什么是白茶

文章插图


意思是说,日光晒出的鲜叶,比用火烘干的品质好,更接近自然味道,而且没有烟火等杂味,同时也能避免卫生问题或制茶火候不当问题而损害它的香气、色泽 。
这里所说的“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就和如今白茶的萎凋工艺很像了 。所以,明朝时的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所提的“白茶”才比较符合六大茶类中的白茶 。
关于现代白茶的起源地,多数人认为起源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到四十七年左右的福建建阳,当地以采茶幼嫩芽叶制成,史称“南坑白”,级别上属于贡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