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我们知道,仰韶文化孕育了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则是二里头夏文化的直接来源 。所以说,华夏族的父亲就是龙山文化,祖父则是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特色就是彩陶 。图为马家窑文化人头像彩陶罐 。距今约5200-4000年,甘肃天水市赵村遗址出土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仰韶文化从何处来?学者研究表明,它有三个主要来源,分别来自河南,河北和陕西地区 。图为青海省博物馆藏马家窑文化抽象漩涡纹彩陶双耳敛口瓮 。这个翁上的黑彩颇具现代抽象派艺术的色彩,局部特征似乎是一条蛇,口沿则装饰漩涡纹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河南的裴里岗文化,河北的磁山文化和陕西的老官台文化共同孕育了仰韶文化 。考古发掘表明,在陕西西安地区,同时出现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似乎二者在此地相遇而发展 。图为马家窑文化双耳彩陶罐 。甘肃东乡祁阳盐场出土,陶罐上的几何纹饰,应该是大自然中无法见到的纹饰,表明先人们已经有了抽象思维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仰韶文化代表性的彩陶,根据先有发掘资料来看,应该是来自老官台文化 。似乎裴里岗文化西进到了陕西,遇到了老官台文化,然后接受了老官台文化的彩陶,然后诞生了新的文化,这就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图为马家窑文化太阳纹彩陶碗 。青海省博物馆藏 。对太阳的崇拜,早就出现了,这就是证据之一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后来得到了大发展 。当时全中国北到内蒙古,西到甘肃,东到安徽,南到河南南阳盆地一带都是庙底沟类型的影响范围,后来庙底沟二期文化出现在前2900-2800年间 。这就是河南龙山文化的前身,图为马家窑文化猫头鹰对鸟纹彩陶壶 。甘肃天水杨家坪出土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从尧舜禹时期开始,中国就有了戎狄和华夏之分 。羌族后来被视为戎狄,而汉族成了华夏 。其实,从考古发掘证据开来,羌汉同源,本为一家 。马家窑文化彩陶就证明了这一点,图为上海博物馆藏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网格纹壶(半山类型)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说到马家窑文化,不可不说马家窑遗址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面积大约9万平米,是一处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遗址 。图为甘肃博物馆藏马家窑文化旋纹圈足三联杯 。马家窑文化,甘肃舟曲丰达出土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这座遗址非常关键,因为它涵盖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 。图为马家窑文化复道斜线齿纹彩陶罐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遗址的形成年代最早大约为公元前3100年,因此,我们可以结论,马家窑文化直接来自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后来发展成夏时代的齐家文化,商时代的寺洼文化 。图为甘肃兰州花寨子出土的马家窑文化涡纹锯齿纹单耳彩陶罐 。
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做到极致 马家窑文化

文章插图
齐家文化,距今大约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前,大致和尧舜禹时期晚期到夏朝吻合,地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4省区 。拥青海湖,东西近千公里 。和华夏族视为西戎,北狄地区吻合 。这里比中原更早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发明了最早的青铜器 。图为上博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几何网格纹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