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认识半圆形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半圆形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数学认识半圆形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 , 活动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等内容 , 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 ,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认识半圆形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认识半圆形的意义 , 孩子们都能勇跃的参与进来 ,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 并且在动手将圆形变成半圆形的时候 , 孩子们也都能成功的完成任务 。我用鼓励、启发性的语言 , 建立激励鼓舞的环境 , 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 , 使幼儿个性化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 。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半圆形 。
难点:
知道一个圆形可以变成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活动准备
1.装有各种形状的篮子(人手一份)
2.剪刀 。浆糊若干 。
3.大的示范圆形和半圆形各一个 。
4.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 。
活动过程
一. 让幼儿认识圆形和半圆形 。
1. 教师出示示范圆形 , 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 再出示示范半圆形 , 再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称 。
2. 让幼儿在图形篮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
3. 给幼儿讲解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
二.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
1. 教师让幼儿思考:你能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吗?是怎么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让幼儿自主先思考再与其旁幼儿讨论 。教师巡回旁听 。
2. 幼儿讨论后 , 教师请若干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 。
3. 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 教师巡回观察 。
4. 教师把幼儿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
三.教幼儿如何正确的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 教师出示圆形 , 把圆形对折 , 必须以中线为中心边对边对折 , 对折后 , 在圆形的中线把圆形一分为二 , 把成品半圆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圆上比较 , 看看是不是该整圆的一半 , 该半圆形不能大于整圆 , 也不能小于整圆 。
2. 教师再次向幼儿正确示范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 并验证 。
3..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再一次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 并作验证 。
4..教师对幼儿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
5. 教师小结:半圆形就是整圆的一半 , 两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整圆 。
四 , 延伸活动;快乐图形拼
1. 教师出示.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 , 请幼儿观察哪些物体用了哪些图形拼成 。
哪些物体的拼成里有半圆形 。
2. 教师激发幼儿:你可以用哪些图形可以拼画面上没有的物体?并请你说一说 。
3. 请幼儿自主与同伴用各种形状进行合作创意粘贴 。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
4. 教师点评若干幼儿的作品 。
5.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能遵循“教师为主导 , 孩子为主体 , 训练为主线 , 思维为核心”的原则 , 让幼儿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在教学关健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