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底部特征特点及鉴别办法( 二 )


1、平切足 。显极干(仿品干度显弱) 。
2、足底旋削挖出,较浅(深几毫米之间),底削平,或有旋痕、或隐现旋痕、或无旋痕 。旋痕情况如下:
(1)宽道或窄道旋痕(海螺状),如从中心为起点计,纹路一般顺时针旋,也有极个别逆时间旋,其实为左、右手不同习惯加工者加工态 。
(2)同心圆旋痕(类似纹,宽窄细密均有,实质仍属正常旋痕) 。
(3)有的器物会出现跳刀痕或旋裂撕痕 。
(4)有的器物中心留有乳钉痕,不是全有 。
对隐现旋痕的器物须认真仔细看才能发现 。另外较特殊的为同心圆旋痕,如伦敦拍卖的鬼谷下山罐、包头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等即此类 。
除旋痕外,有的器物还存在放射状的跳刀痕、旋裂撕痕等 。
上述痕纹,不一定集中在一个器物上 。
3、足墙以宽大为特点,大罐等足墙宽2—4厘米左右,梅瓶、中小罐等小于该尺寸(依大小器型而不同) 。
4、足墙外胎釉结合处一圈手工斜削,宽几毫米之间不等 。旋削中起刀收刀痕连续不断,而非一刀或循一线所为 。
5、足底整体平面略不平,略见其中有凹有凸 。

元青花底部特征特点及鉴别办法

文章插图

元青花底部特征特点及鉴别办法

文章插图
(二)玉壶春瓶:
1、深足(大都10毫米左右至以上) 。
2、窄足墙,7、8、9、10毫米左右(依大小器而不同) 。
3、足墙脊扁平钝、不规则扁凸等 。
4、足底旋平多见,有些器物有乳钉 。
(三)大盘:
1、不深不浅足(多在5毫米左右) 。
2、窄足墙 。7、8、9、10毫米左右(依大小器而不同) 。
3、足墙脊平扁、不规则扁凸、极个别泥鳅背者 。
4、足底平,或平而粗糙 。旋纹多不明显 。
其它造型器物参考上述器物 。
二、杂质现象:
1、足底可见散布有不均的黑渣点 。这些黑渣点或3、5个,或数十、数百个,大小不等,类似黑芝麻粒或黑高梁糠粒,被压在或附在或裹在或析出于表层里外,足墙表面为多 。也被俗称为铁渣 。为烧制过程中所现 。也有的器物无此现象(不同窑口、不同胎土混合比例、不同烧制条件造成) 。
2、胎土所现的极小黑点,分布不均,比黑渣点小得多,量极少(如果器物足底清理不净会看不到 。也有的器物胎土纯净难见 。
三、火石红现象:(下篇详解)
火石红现象是因胎土含有铁成份,在烧制过程中,或在长期历史过程中自然生成,是一种附于足底表面带有半金属光泽的褐红黄颜色的斑(或浓或淡) 。
1、局部红 。足底各部位形成的红斑,有自然浸润感 。
2、一线红 。于底足外墙的胎釉结合处、足窝内釉斑边缘处,自然浸染析出的线状红斑 。
3、斑点红 。在足墙表面可见到的点点滴滴小红斑,有自然渗浸感 。
4、大面积红 。整个足底都被红斑布满,有自然浸润感 。
上述火石红中,斑点红、一线红的形成状态最为自然,最不好模仿,认可率最高 。大面积火石红如果呈自然状态,一般也属真品,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几只梅瓶底部呈现浓厚的大面积火石红,这种大面积火石红现象如果过于浓厚,往往把底部其它特征也遮掩住,很难使人看清楚底部真面目,这是观察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如见到这种器物,一定要谨慎,在其它特征均符合的情况下,切莫误杀 。
还有一些无火石红器物,其它特征均符合,这时就要注意和现代仿品中无火石红的器物认真对比 。只要谨慎,不愁真品识别不出来 。
现代仿品火石红,像刷上去再烧出来的样子,再加上现代胎土特征,因此很难乱真 。最难区别的,是同自然渗洇出的火石红相比中,一种很像用棕红色护胎釉涂抹后烧出的火石红器物,这种火石红也属真品,主要特征是其火石红色同胎结合比仿品紧密,颜色比仿品显熟厚实深重 。更重要的是其胎质、釉质、颜料等主要特征不同,使真假本质能够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