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历史上那些天才儿童后来成就几何?

01《世说新语》记载,东汉末年,天才儿童孔融十岁时,独自一人到司隶校尉(京师警卫司令)李膺府上做客,智辩无双,应对得体,一众大佬,无不叹服 。后面赶来的太中大夫(副部级巡视员)陈韪听说了这件事后,颇冒酸气,当着小孔融的面不屑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能有什么出息) 。”小孔融当即回怼:“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想必您老人家小时候一定特聪明吧!)”

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历史上那些天才儿童后来成就几何?

文章插图
这段故事,在中华文化史上相当有名,主要原因或许有二 。
一是孔融后来成就不小,名闻天下,为“建安七子”之一,其文章、故事流传至今,可以说用自身的经历证否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二是从古至今,人世间涌现的天才儿童其实并不少,但后来能有大成就者寥寥,即便孔融本人,其后来取得的成就,与其早年的盛誉相比也是不相称的,似乎却又印证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02春秋时期,孔丘周游列国,名盖华夏,其卓识睿见能够相提并论者不过老聃、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寥寥数人 。不过,孔子最负盛名时,却被两个小孩难倒 。
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历史上那些天才儿童后来成就几何?

文章插图
《列子·汤问》记载:
孔丘向东游历的路上,看到两个小孩在激烈争辩,一时心血来潮,便上前询问争吵的原因 。
两小孩显然知道孔丘是谁,于是相继向他说明自己的争论的要点,请其仲裁 。
一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我们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远一些 。”理由是: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小的像个盘子,而物体正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 。
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历史上那些天才儿童后来成就几何?

文章插图
另一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理由是:“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因为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丘听了两小孩的话,瞠目结舌,无言可答,两个小孩大失所望 。显然,对于一个坦承“学稼吾不如老农”的文科老教授而言,这个近乎“诡辩”的“理科”问题确实很有些“高深”呢 。
不过,“难倒”了孔丘的这两天才小孩,历史上并无后续记载,要么这则故事本就属于虚构,要么正如陈韪大夫所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03历史上,天才儿童长大后泯然众人的故事,流传最广的当属北宋名篇《伤仲永》 。
在王安石的笔下,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个天才儿童:五岁的仲永禀赋超群,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也没有多少耳濡目染的机会,却对作诗和写作无师自通,“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然而,其眼光短小的父亲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遂“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结果也就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后,则“泯然众人矣” 。
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历史上那些天才儿童后来成就几何?

文章插图
不过,有意思的是,《伤仲永》的作者君王安石本人,小时候也是天才儿童一枚呢 。
史载,王安石自小聪颖,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就算在众多小神童中,也算拔尖的一份了 。16岁时,王安石的文章受到了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称赏 。21岁,王安石以第四名高中进士(本来一开始被定为状元,因文章中有“孺子其朋”一语,有视皇帝为“孺子”之嫌,“此语忌,不可魁天下”) 。再之后,王安石以“唐宋八大家之一”享誉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