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玉文化 玉的象征意义及专业知识


诗经中的玉文化 玉的象征意义及专业知识

文章插图
《诗经》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经典 。诚如宗白华所言:“《诗经》中的诗……它们不但是中国文化遗产里的宝贝,而且也是周代社会政治生活,人们的思想感情全面的、极生动的具体的反映 。”作为文化的载体,《诗经》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宗周时代的玉礼风貌 。经粗略统计,《诗经》中有涉玉诗篇36首,占《诗经》总篇数的十分之一多 。按其功能和作用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即祭祀用玉、馈赠用玉、以玉为饰以及以玉比人 。这些既是玉礼文化的反映,也是玉文化的“诗化” 。
其一,《诗经》中涉及的祭祀用玉,为当时吉礼的反映 。
吉礼即祭祀之礼 。王国维《释礼》云:“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由此可见,礼从一开始就和玉有着不解的渊源 。
祭祀用玉中以“六器”最为典型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古人为了讨好神明祖先,用玉祭献,把它作为沟通生灵和阴间神灵的法物 。周代统治者祭祀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说明周统治“受命于天”的合法性,二是为了祈求降福,保国安民,巩固自己的统治 。如《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即写文王以玉郊祭天神后领兵伐崇之事 。诗中的“璋”,郑玄《笺》云:“璋,璋瓒也 。祭祀之礼,王裸以圭瓒,诸臣助之,亚裸以璋瓒 。”诗之后三章写文王出师伐崇,以及对文王的赞美和祝愿 。《大雅·旱麓》则写以玉祭天祭祖 。诗之第二章:“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礼记·郊特牲》曰:“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 。灌以圭璋,用玉气也 。”可知,周人将祭天与祭祖并重,经常以祖配天而祭 。《大雅·云汉》反映了周宣王以玉礼求神祈雨之事 。《礼记·礼器》云:“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 。”由诗中“圭璧既卒,宁莫我听”知,当时的旱情非常严重,已到了“祭神圭璧已用尽”的地步 。
其二,《诗经》中有不少篇章涉及馈赠用玉 。
如《大雅·韩奕》中就反映了天子颁赐玉圭之事 。其次章写韩侯“以其介圭,入觐于王”,孔颖达《毛诗正义》曰:“执圭入觐,礼之常也,而诗人言此者,美韩侯之德能称此命圭,至京师而即得见王 。”《大雅·崧高》写周宣王时,申伯来朝,尹吉甫“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据周制,天子锡命诸侯、颁赐介圭作为信物 。而《大雅·江汉》第四章“厘尔圭瓒,秬鬯一卣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则涉及周王对有战功的臣下赏赐玉器一事 。
普通交际时赠玉示好于《诗经》作品中也有较多反映 。如《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珮 。”
男女相恋,互赠礼物以表达心意,是《诗经》婚恋诗中经常出现的情景 。在这种交往中,男女互赠礼物也是有讲究的 。赠玉之俗蕴含着丰富的礼制内涵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载:“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 。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 。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闻一多说:“凡男女之诗言赠佩玉者,皆赠之者男,被赠之者女 。”道出了男女互赠之习的特点 。《木瓜》中女子送男子木瓜以示爱,男子以美玉作为回报 。“然疑女子以果实为求偶之媒介,亦兼取其繁殖性能之象征意义 。掷人果实,即寓贻人嗣胤之意 。故女欲事人者,即以果实掷之其人以表诚也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而男子送女子玉饰也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玉是有德者的象征,是君子的象征,把玉这种象征自己人格品质的物件送给心爱的姑娘,无疑是想说明自己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