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翡翠场口特性和区分 翡翠场口大全介绍

玉石行业有一句名言,即“不识场口,不玩赌石” 。故在选购翡翠原石时,一定要懂得玉料的产地和特征,否则就无条件做赌石生意 。场口就是翡翠的产地 。缅甸翡翠产地也称矿区或场区,共分六个场区,每个场区又分许多场口 。各个产区所产翡翠,外观、质量、颜色都有各自的特点 。

著名的翡翠场口特性和区分 翡翠场口大全介绍

文章插图
【著名的翡翠场口特性和区分 翡翠场口大全介绍】
有的朋友都不知道翡翠都有哪些场口,每个场口玉石的的特性及特点,只看到打灯效果好看就盲目的购买,这样是非常不理智的 。奉劝看到这里的朋友切莫心急 。
缅甸有大大小小矿场100多个,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大马坎、后江、会卡、南齐、莫湾基、莫西沙、木那、帕敢这八大矿场,接下来我会一一介绍这些著名的场口特性关系 。
著名的翡翠场口特性和区分 翡翠场口大全介绍

文章插图
大马坎:大马坎位于乌鲁江下游,同老场区相邻,距帕敢约30km 。这个场区是冲积或残—坡积矿床,它产于现代河床冲积洪积冰积层中的硬玉矿床,此类硬玉矿床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特点为薄皮,磨圆度好,称为水石,所以此场区常有特级产出 。
大马坎特性:大马坎是典型格的残坡积,地段上的冲击矿床,主要为坡积及山下河床水石,所产出的块体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黄砂皮和黄红砂皮两种翡翠砾石,赌石以半山半水闻名,其次是水石 。它的块体皮壳一般比较薄,由于水石较多,个头一般不大,多在1~3kg之间,但抛光起“钢色”受光,油性很大,温润细腻,色级一般比较高,但色味偏蓝,因而是好玉产地 。不同场口之间翡翠皮壳表现相差颇大,其中大马坎的翡翠皮壳较厚,呈灰色,且皮肉相杂 。皮壳下必有雾,雾色呈红、黄、黑、白多种,大其中呈红、黑雾的玉石地子灰,黄、白雾的石头质地好,一般是“十雾九有水”,凡是皮壳与黄色(玉)相杂难分的,其玉色偏蓝,并多显现蜂窝状态,大马坎的颜色有褐,红黄,灰,少见腊壳 。大马坎几乎都有雾层,多见红雾,黑雾,黄雾,有的底章透明度高,有的则显底灰底木 。大马坎主要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皮肉难分 。其次此场口半山半水这种石头黄壳黄雾且皮薄,可读性强,若厚皮而雾黑,便不可读,读来底灰水短,绿色往往偏蓝,又无反弹力 。水石部分虽能见色,但不入里,大马坎部分松花入里,一般颜色不相连接 。
著名的翡翠场口特性和区分 翡翠场口大全介绍

文章插图
后江:后江场区是乌鲁江北侧的一条支流,名为康底江 。翡翠矿区分布在江畔,因而称为后江场区 。此场区是冲积型矿床,开采时间较晚,大区在十六世纪初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后江场区就开始开采了,到今天已经有五十年左右的开采时间,开始的时候老百姓只要交给政府税就可以获得开采的权利,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政府下令收回后江场的开采权,一旦发现老百姓私自开采,直接开枪射杀 。。到了1987年,后江场被缅兵驻守,通过类似公盘的竞标方式将此场区拍卖给私人开采,而能够竞标成功的都是大的珠宝公司,小老板、老百姓都不得进入,一般人就连缅甸户籍人员若无开采证也不准进入场区 。后江石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靠山边的洪冲积层,这种洪冲积层被一层坡积物所覆盖,当地人称坡积物为“毛层”,其毛层(坡积物)由山顶约1米厚,越往山脚越厚,可达8—10米,含砾石层在坡积物之下 。第二种类型是现代河床河漫滩型,又分老后江玉和新后江玉 。新后江玉产于冲积层之下部,而老后江玉产于冲积层的底部 。由于现在大部分场区基本采不出料了,但后江场口是唯一不出砖头料的地方,大部分是色料,种好,底好,水好,小件的多,一般几两到几公斤,不出大料,不出玻璃地,大部分像鸡蛋大小,一般颜色都比较淡,但也有色老种老的,但价钱还是要根据料的品质来定,不在料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