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 。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 。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 。
【家风,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
高尚的精神情趣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带头把家里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实、高雅、丰富,防止精神污染 。
有些父母让低级趣味充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坏:
“我爸妈天天招来一帮人在家打麻将,吵吵闹闹的不说,看看他们那副德性,真让人恶心:
一个个敞胸露怀,捶桌、跺脚,一双双血红的眼睛盯着对方手里的‘大团结’……”
“父母一打牌我就烦,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叭叭’的拍桌声,吵得我心烦意乱,我强忍着用手堵住耳朵背课文,可爸爸还不断地叫我给他的牌友递烟倒水……”
“我爸爸打牌凑不够人,就命令我去给他找牌友,还说找到一个牌友给10元 。我当然乐意了,于是放下作业,到处给他拉人……”
试想想,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怎能健康成长?
因此,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才能心情愉快,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浓厚的学习气氛
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建立学习型家庭 。无论父母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 。
有个孩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人们以为他当编辑的父母一定为他修改过作文,做过指导 。
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没给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辅导他呀!”那么,秘密在哪儿呢?还是氛围——每天妈妈伏案改稿,爸爸埋头写作,家里来了客人,谈论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论“结构”,谈“中心”,家庭中的这种“文风”熏陶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欢上了写作文 。
和谐的家庭关系
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甚至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
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父母对孩子也要民主,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 。为了孩子,一定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给孩子创

12
零花钱,要不要给孩子
开朗,孩子终生受益的性格



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
如果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不注意情感投入,夫妻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就会在争斗的环境中形成野蛮的行为 。
一个留级生说:“我没法不留级,我在家没法学习 。爸爸妈妈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东西,有时妈妈几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气,有时我看到爸爸坐在墙角抽烟,一抽就是几个钟头,我心里也烦极了,哪有心思学习呀 。”大家想想,这样的家庭关系怎能培养出有教养的文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