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竹子和称砣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竹子和称砣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培养幼儿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竹子和称砣教案吧 。
活动目标:
⒈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
⒉培养幼儿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 。
⒊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
⒋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
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准备:
幼儿入园时的身长图和体重表 。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刚入园的身长图和体重表,引起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
⒈这些图片上的娃娃是谁?(贴有照片的幼儿外形)
⒉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体重的小称砣)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刚上幼儿园时保健老师给我们量身高,称体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个小砣就表示那时我们的身高和体重 。
(二)通过操作活动对比,让幼儿感知其中变化,了解自己在长大 。
⒈小朋友,现在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变化?
⒉请幼儿现场量身高称体重,再贴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称砣 。
⒊请幼儿在观察对比,了解其中变化 。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小朋友在原来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长越高,说明小朋友长高了,小称砣越来越多,说明小朋友变重了 。我们长大了 。
(三)通过讨论,知道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 。
“现在,我们长大了,在幼儿园学会了哪些本领?”(从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游戏等方面去讨论)
小结:我们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会讲故事,会念儿歌,拍皮球,玩各种游戏,今后我们还会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 。
(四)亲子活动
建议家长在家中一角,为孩子做两颗生长树,一棵记录身高的变化,一棵记录体重的变化,并定期为孩子测量 。
活动评价:
⒈知道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⒉逐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 。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 。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
【中班科学活动竹子和称砣教案反思】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