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十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文章插图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 , 最适合婴儿的需要 , 然而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能接受母乳喂养 , 有时常因妈妈或宝宝的原因而不便哺乳 。因此 , 我们要仔细地衡量母乳喂养与母婴安康之间的利害关系 , 再确定使用哪种哺乳方式 。
【十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 , 最适合婴儿的需要 , 然而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能接受母乳喂养 , 有时常因妈妈或宝宝的原因而不便哺乳 。因此 , 我们要仔细地衡量母乳喂养与母婴安康之间的利害关系 , 再确定使用哪种哺乳方式 。
1、患有半乳糖血症 这种有先天性半乳糖症缺陷的婴儿 , 在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牛乳后 , 可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 , 致使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蓄积 , 引起婴儿神经系统疾病和智力低下 , 并伴有白内障 , 肝、肾功能损害等 。所以在新生儿期凡是喂奶后出现严重呕吐、腹泻、黄疸、神萎、肝脾大等 , 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 经检查后明确诊断者 , 应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养 , 给予特殊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养 。2、患有枫糖尿病 这是由于婴儿先天性缺乏分支酮酸脱羧酶 , 引起的氨基酸代谢异常 , 临床表现是喂养困难、呕吐及神经系统症状 。多数患儿伴有惊厥、低血糖、血和尿中分支氨基酸及相应酮酸增加 , 有特殊的尿味及汗味 。患有本症的宝宝应给予低分支氨基酸膳食 , 国外已有此种奶粉 , 可避免这种损害 。另外要注意喂食母乳要少量 。3、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 如癫痫需用药物控制者 , 甲状腺功能亢进尚在用药物治疗者 , 肿瘤患者正在抗癌治疗期间 , 这些药物均可进入乳汁 , 对婴儿不利 。4、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 母亲乳汁内含致病的细菌或病毒 , 可通过乳汁传给婴儿 。而感染期母亲常需应用药物 , 因大多数药物都可从乳汁中排出 , 如红霉素、链霉素等 , 均对婴儿有不良后果 。故应暂时中断哺乳 , 以配方奶代替 , 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 , 待妈妈病愈停药后可继续哺乳 。5、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由于碘能进入乳汁 , 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 , 应该暂时停止哺乳 , 待疗程结束后 , 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 , 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6、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 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 , 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 。如已接触者 , 必须停止哺乳 。7、患严重心脏病 心脏功能衰竭者 , 哺乳会使母亲的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8、患严重肾脏疾病 患有肾功能不全者 , 哺乳可加重脏器的负担和损害 。9、患严重精神病及产后抑郁症 会对婴儿的安全构成威胁 。10、处于传染病急性期 如母亲患开放性结核病 , 各型肝炎的传染期 , 此时哺乳将增加婴儿感染的机会 。尽管母乳喂养的适应症如此广泛 , 但还是有少部分宝宝不能母乳喂养或不能完全母乳喂养 。有些疾病是否能哺乳 , 到目前为止仍有争议 , 妈妈可根据实际情况 , 衡量利弊后做出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