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打疫苗须慎重


早产儿打疫苗须慎重

文章插图
有网友反映:我家宝宝早产一个月 , 早产儿该怎么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些什么?很多新爸妈对宝宝打疫苗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 疫苗要不要打?打什么疫苗?都存在疑虑 。下面小编来总结一下新生儿和早产儿关于打疫苗的种种注意事项 。
新生儿最初接触的疫苗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的方法:即出生后24小时内第一次接种 , 30~40天后(满1个月时)接种第二次 , 5~8个月后(一般在6个月时)接种第三次 。乙肝疫苗是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 , 属于灭活疫苗 。
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 , 只有30%的人能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 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 , 能有90%的人产生抗体;到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 , 并且抗体效果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所以 , 家长必须记住要给宝宝接种3次乙肝疫苗 , 尤其是第三次接种与前一次间隔时间较长 , 千万不要忘记 。接种乙肝疫苗后宝宝一般没什么明显反应 , 有的宝宝会有轻微发热 , 这属正常 。
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 , 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 , 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 , 安全有效 。宝宝在出生后 , 就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
禁忌:如果新生宝宝患有高烧、严重急性症状、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以及可疑的结核病时 , 不应接种 。
接种后护理:
【早产儿打疫苗须慎重】 1.接种后在接种部位会有红色的结节 , 结节会在接种后的2-3周变成脓包或溃烂 。妈妈一定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护理 , 切忌挤破脓包排脓 , 这样不仅会影响接种效果 , 还使伤口不易愈合 。一般2-3个月接种处会自行愈合 。
2.如果宝宝出生时没接种 , 可在两个月内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计划免疫门诊补种 。
3.若接种失效 , 则应按医院要求进行补种 。
早产儿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 , 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 , 头围在33cm以下 。早产儿出生时大部分体重很低 , 且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滞后于足月儿 , 特别是免疫系统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 , 所有孩子都应按时接种疫苗 , 早产儿接种疫苗的起始月龄、程序、禁忌症与剂量等均与足月儿相同 。但如果体重低于2500克 , 则抵抗力低、易被疫苗中的病原体感染 。我国目前暂定 , 对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早产儿暂缓接种卡介苗(体重达到2500克以上时再接种) , 对其他疫苗的接种可按常规进行 。因为随着早产儿月龄的不断增长 ,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愈趋成熟 , 接种疫苗效果更好 。
由于早产儿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低于足月儿 , 所以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需在7月龄进行血清学检测 ,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浓度较低则需加强接种 。
小贴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新生儿刚出生免疫功能不健全 , 一旦感染乙肝病毒 , 90%左右会引发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因此新生儿打乙肝疫苗越早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