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 要不要给宝宝把尿


夏天到 要不要给宝宝把尿

文章插图
夏天到了,一些爸爸妈妈为了不让宝宝屁屁受热,就减少了纸尿裤的使用,取而代之是尿片上场甚至是光屁屁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 。因宝宝屁屁没有了纸尿裤的坚固防御,宝宝撒尿、拉便便变得备受关注 。那个一直争议很大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要不要给宝宝把尿呢?”
每次一聊到这个话题,就会有很分明的两个队伍出现了“坚决反对把尿派”还有“坚决拥护把尿派” 。我们来看看专家和一些家长的观点 。
@洋洋妈妈:夏天到了,大人一个月每天都用卫生巾舒服吗?宝宝穿纸尿裤就这个感觉,太难受了,担心她热的出痱子,或者红屁屁!所以我让她光屁股玩、凉爽!可假如不把尿,那就屎尿到处是啊!所以现在要把尿才放心、省心呀!
正如以上两位家长所说,有些家庭的父母,或者是老一辈会坚持强行把尿,因为他觉得你小时候、你爸小时候都是这么把尿而带大的,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好 。他们总觉得孩子包着纸尿裤到处走很热、很不利于发展 。于是乎,很多老人甚至从宝宝一出生起就开始“嘘嘘”,还有随着把尿成功的欢呼声和赞美声 。也许,这样就轻松一些了,纸尿裤少换一个省钱了,或尿片少洗一个,省事了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有哪些隐患呢?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高级医生崔玉涛在微博中指出,传统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造成痔疮的前提 。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 。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对尿意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尿床的现象,而随着各器官发育的逐渐完善,尿床问题一般都会慢慢消失 。只不过,在这期间,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锻炼 。在一岁前,最好别把尿 。
如果父母顺应孩子的升生长规律,在18个月~2岁之间,孩子心智发育成熟、表达能力尚好时,再用一种更良好的互动沟通方式来训练上厕所,则会事半功倍,还在的感受也更快乐 。
附:宝宝尿尿指引
第一阶段(1~1岁半以前):随天性,想尿就尿 。
1岁半以前的宝宝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 。所以家长尽量随孩子天性,让他们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必过于着急训练孩子上厕所,因为过早训练可能会造成宝宝的心理负担,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 。不过,在宝宝还没有学会理解排便前,家长看到他们尿湿或排便弄脏裤子,就应有意识地告诉他:“宝宝尿了”、“宝宝大便了”,以培养其理解能力 。
第二阶段(1岁半~3岁):进行行为指导 。
宝宝长到1岁半以后,一般都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 。从生理上看,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从心理上看,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 。因此,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对宝宝进行上厕所的训练 。
家长要仔细观察,发现宝宝在游戏时突然不动了,或在活动中突然用手摸着腹部、出现哭闹等情况,就说明可能是有了尿意 。这时,家长可以把宝宝带到厕所,指着便盆问他:“是不是要尿尿呀?”如果宝宝点头,家长便可以教孩子脱下裤子,蹲下自己解决 。
如果宝宝顺利完成排便,要给他鼓励和称赞;如果宝宝一时没控制住,弄脏裤子,家长也不要大声责备,以免让他们产生挫折感 。若是宝宝有了尿意,又一时排不出来,家长可以试着打开水龙头或口头发出“嘘嘘”的声音,用这种辅助效果帮孩子排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