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通宝辩识与讨论 元符通宝版别大全及存世量( 三 )


说到这 , 其实我感觉心里还是不踏实 。因为从微距摄影得到钱币的微观图上表现出钱币裸露部分有金黄色 , 在币底地章上的锈迹有红色 , 此钱币又极有可能是铜表面鎏金的产品 。如情况得到证实 , 它的铸造材料为青铜 , 再在表面鎏金后总重量也会出现超仅为用青铜铸造的钱币重量 , 达到10克 , 甚至11克左右的情况 。所以 , 这种情况也还值得再深入研究 。
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杂志第21卷 第1期2009年2月 , “北宋和南宋青铜钱币对比分析研究”(作者赵作勇 , 王纪洁 , 张晓梅(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北京100871;2.中国钱币博物馆 , 北京100031)论文称:
“很多专家学者对其合金成分 , 铸造加工工艺作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 , 研究结果表明北宋钱合金组成的最大特点是铜、铅、锡含量非常一致 。北宋钱合金组成主要在铜62%~68%,铅22%~28%,锡6%~10%的范围 。........被金相分析的北宋铜钱面的锈色和钢钱的内在成分没有明显关系 。表面锈蚀程度不一 , 包括有绿色锈、红色锈、蓝色锈几种 。一般绿锈表面疏松 , 字迹不清 , 腐蚀比较严重;红锈表面致密 , 字连清晰 , 腐蚀较轻 。”
如按此分析结论 , 则此币表面的绿色锈、红色锈、蓝色锈几种锈迹 , 其实与“内在成分没有明显关系” , 那钱币上的红色锈其实并非鎏金生成 。又为钱币确实是银质提供了佐证 。
上述讨论是苦于藏家没有财力购买金属材料分析仪 , 又不愿意花钱去请他人用仪器直接测量钱币材质的无奈之举 。但也并非天方夜谭的神说之法 。倘若对具有相同处境的藏家有用 , 欢迎借用此法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