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节目用什么名字好_访谈类的节目起名字

很多人都来给我留言,说想了解访谈节目用什么名字好,今天我就抽个时间详细给大家聊聊访谈节目用什么名字好,我的观点仅供娱乐参考,不要作为生活准则哦 。
本文导读目录:1、中国人物访谈类节目都有哪些?最好是有节目名字!2、成功人士访谈节目名称3、为访谈栏目起个名字4、求几个访谈节目的名称 不要说各大电视台的访谈名称,我说的是开办一个访谈节目起什么好~~5、名人访谈节目名字,越多越好 。6、访谈节目叫什么名字好?7、求几个访谈节目的名称8、求一个人物访谈类节目名称,要新颖一点的,耐人寻味中国人物访谈类节目都有哪些?最好是有节目名字!追溯国内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虽不是最早的,但却最有代表性 。1996年,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实话实说》一炮而红,随后各地迅速刮起谈话类节目“狂风”,并涌现出一大批类似崔永元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
然而,即便身为谈话节目的领头羊,也难以避免节目过度成熟后的衰退 。2005年,《实话实说》正式从央视一套退出,“搬迁”至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崔永元则告别《实话实说》 。后来他坦承,当初离开节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节目进入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但崔永元后来另起炉灶的《小崔说事》,似乎也难续《实话实说》火爆的“神话” 。
《实话实说》总算还幸运地“存活”,国内更多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却不得不匆匆离去 。如沪上开播不足一年的新闻辩论节目《撞击》,终因收视率差强人意而黯然“下岗” 。
“说什么”重于“谁来说”
据统计,我国各式各样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已达数百个,能让人记住的不过是《面对面》、《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背后的故事》等少数名牌节目,而这些节目被记住的原因更多的在于主持人而非谈话内容 。
许多观众指出,谈话类节目越来越多,但雷同现象也十分严重,常常出现一位名人上几家节目的现象,翻来覆去的不过是些老话题 。曾任央视《对话》节目制片人的罗振宇认为,当前很多谈话类节目的弊端,在于不去琢磨观众究竟需要什么 。以思想交锋见长的谈话节目,亮点本应在论题和观点之中,而非名人嘉宾 。但现在许多谈话类节目却与之背道而驰,更多地在名人身上做文章,而罔顾名人资源也是有限的 。于是,同一个人,被一家又一家的电视台邀请去做谈话节目,观众自然倒了胃口 。
常说常新是关键
与国内谈话类节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不少谈话类节目的寿命长达20年以上,例如美国NBC的《今夜》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话题重复、缺乏活力外,国内谈话类节目还面临一个“自杀性”的问题 。曾担任《实话实说》主持人的阿忆指出,许多谈话类节目策划人会挖空心思找小高潮,不停地给嘉宾扣“高帽”,于是,几乎所有明星做完节目后,都成了千篇一律的“德艺双馨” 。谈话类节目原本诉求的原汁原味被破坏殆荆这种样式用多了,令人索然无味 。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样式比较单调,并有模式化倾向 。谈话节目应打破僵化的模式,积极吸收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养分 。
短评
真情才动人
木子焉
比起其他噱头十足的电视节目,谈话节目看上去一点都不好玩:几个人,几张嘴,叽里呱啦叽里呱啦 。
可还真有人爱看 。个中原因恐怕就在于四个字:实话实说 。于是,一个讲大实话的《实话实说》出来后,一炮走红,也带来了一片荧屏“说话”声 。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谈话节目杀进荧屏,观众却不像当初那样给面子了 。任你挖空心思请出有头有脸的角儿们、腕儿们出来说话,观众照样坐不祝对此,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观众的审美疲劳,其实却忽略了真正的原因:谈话类节目最本真的特质———真情实录,正在渐渐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