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学习从模仿开始


婴幼儿学习从模仿开始

文章插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对婴儿的模仿行为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婴儿就已经具有模仿能力了 。那时的婴儿模仿的是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动舌头 。婴幼儿学习从模仿开始 大一点儿的婴儿能够通过模仿学习三种类型的行为 。
其一,婴儿能够跟随成人一起到处走走,到新的环境中进行探索 。这个时候,婴儿也有能力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玩具,并自己摸索着返回 。
其二,婴儿模仿已经熟悉的社会行为,如分享玩具,通过模仿能提高这类行为的发生 。比如和婴儿一起玩“平等交换”的游戏,他随后就会想到要把玩具送给其他人 。
其三,婴儿通过观察其他人,能够模仿学会一些新的行为并且有自我创新 。比如上面实验中拉哑铃的例子,婴儿自己发明了把哑铃放在桌上,用两只手拉同一端的动作 。这类模仿行为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来说,是很需要的 。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并进行迁移和创新,学习新的词汇 。
孩子的模仿对象 对象一:成人
孩子自出生后,就喜欢观察和模仿周围的人了 。如果他被允许去做“大人”的事情时会非常高兴,比如拿扫帚扫地 。孩子不仅会模仿成人的行为,也会模仿成人的语言、神态等 。初学语言的孩子,一开始就是模仿和重复周围人对他说的话 。我们发现,如果平时和孩子说话的人大多数都是语音标准的人,那么孩子的发音就会比较好;如果周围的成人说话都不太标准的话,那么孩子的发音则会带有方言的语音语调 。
三岁以后的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 。这时,他们开始模仿同性成人的行为和举止 。比如,女孩喜欢穿着妈妈的高跟鞋,或者自己亲自照料娃娃 。在性别角色的模仿过程中,孩子会学习那些同性成人的行为方式,并且认同那个人或那种角色,这对孩子以后的行为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
模仿不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也会有模仿 。孩子经常在玩耍中扮演某些成人的角色,比如老师、医生、司机、厨师等等 。这时的孩子不会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 。在做游戏的时候,孩子会选择熟悉的人和事,把自己感兴趣的行为通过游戏表现出来 。
这类游戏被称为“装扮性游戏”,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有意义 。在装扮性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孩子并非纯粹地进行模仿,而是会在实际游戏情境中进行创造,比如为游戏角色打扮,准备游戏道具,在游戏中安排模仿对象的行为和工作等等 。这时,孩子的创造行为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
对象二:同伴婴幼儿学习从模仿开始
孩子的模仿并不仅仅局限在从成人身上进行模仿和学习 。在幼儿园里,孩子之间的模仿也非常明显 。游戏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个风铃 。孩子们都想让风铃发出声音,可是风铃挂得太高了,大家都够不着 。这时,有个聪明的孩子拉来一把小椅子,站在上面,一伸手就够着风铃了 。其他的孩子看到了,也纷纷去找来小椅子 。类似的模仿事件,在幼儿园里天天都会发生 。
对象三:卡通人物
对卡通片中人物行为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男孩子喜欢扮演奥特曼和超人,从床上到地上“飞来飞去”,和怪兽、坏人作战;女孩子想当公主或小仙女,穿着漂亮的裙子,手拿仙女棒 。然而,由于孩子的知识有限,有些模仿行为对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 。比如孩子模仿卡通片中的小动物,把雨伞当作降落伞从家中窗户往外跳,结果导致摔伤 。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模仿的对象加以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