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时代、各个窑口的瓷器都带有它们自身不同的DNA,这些不同点在器物的露胎处——底足往往有许多表现 。
在做胚、垫烧、出窑的时候,由于胚土原料的配比不同,就显示或红、或灰、或白的胎色;
修足时因各代工艺方法有异,就产生乳丁、跳刀、同心圆、旋挖痕的不同状况;
装窑时由于垫并或垫沙,器底也留下不同痕迹;
入窑后又由于胎土含铁元素随水汽外泄使露胎处显示桔黄、桔红的窑红色晋:越窑 底部垫烧痕
文章插图
唐:越窑 底部垫烧痕
文章插图
唐: 长沙窑 底部刮痕
文章插图
唐: 洪州窑 底部刮痕
文章插图
唐: 五代 邢窑 玉璧底
文章插图
宋: 湖田窑 底部垫烧痕
文章插图
元 : 底部乳丁
文章插图
元: 挖底旋
文章插图
元:乳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元:平挖足
文章插图
明:粘沙
文章插图
明: 糊米底
文章插图
明: 跳刀痕
文章插图
清:康熙 综眼
文章插图
从底足看瓷器
陶瓷鉴定,不妨从底足着手 。小小的底足能反应瓷器的重要
特征,抓住这些特征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
真品 。简单介绍几种底足特征:
比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 。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 。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 。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 。
- 清代瓷画人物特点粗析 雍正瓷器人物绘画特点及图片
- 宣德釉里红瓷器底足的特点
- 康熙时期是五彩的最高峰 五彩瓷器是从哪个年代出现的
-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有哪些
- 唐三彩饱经风霜的工艺探索 唐代瓷器介绍及代表作品
-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特点及鉴定 宋代官窑有哪几种及特征
- 汝窑瓷器特点及传统标准
- 汝窑瓷器拍出2亿天价 汝窑瓷器价格上亿
- 日本瓷器分类和辨别
- 起拍150万的乾隆粉彩 清代粉彩瓷器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