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小儿进餐规矩( 三 )



真正有目的性的模仿就从1岁开始

模仿能力是从一出生就具有的 。许多新生儿就会反射模仿大人脸部的动作,比如吐舌头 。不过,1岁时候的模仿就标志真正的模仿开始了,或者说是具有自我意识和目的的模仿开始了 。
一个1岁的孩已经能够懂得,他的模仿是有意义的一件事 。

通常状况下,男孩子比较爱模仿父亲的言行,而女孩子更倾向于把妈妈的一切copy过来 。但是常常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情形——男孩子喜欢玩儿妈妈的口红,而女孩子会拿着爸爸的电动剃须刀假装刮胡子!“事实上,在1岁这个年龄,孩子们就是学做他们看见的东西,”Nalven医生解释说,“因性别而形成的差别,要至少到3岁才可能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

主动模仿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技能,还有自信

大概到15个月左右,大多数孩子已经具有了足够的能动性和认知力,这时候他们需要去发掘一些可用来让他们模仿的东西 。并且,他们此时好动活泼,并具有了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只要他们发现、捕捉到的东西,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去copy一把 。
对于1岁的孩子来说,模仿一般有4个步骤:看或听-消化吸收信息-尝试去模仿-练习 。拿语言的学习来做例子 。当孩子能够说出“爸爸”“妈妈”这样的简单词汇时,他们只是在单纯地模仿他们听到的音节 。时间久了,他们的无数次的反复“练习”中,明白了这个词的意义,并且把它应用在他的对话中 。于是,他的模仿就获得了“终极”的成功 。

模仿能力同时还是孩子认知和发展独立性的垫脚石 。当孩子模仿父母或者成年人的动作、语言时,他会意识到:“啊!我也能这样做!我很不错嘛!我再试试~!”孩子会从中发觉,他可以开始控制一些事情 。那么最终,孩子通过模仿的行为、模仿的意识,学到的就不仅仅是被模仿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行为的自觉意识 。

这个年龄能够吸引孩子模仿的东西大多数跟父母有关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毕竟还是很依赖父母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 。即便是有户外的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他对小朋友的兴趣总不如对父母的大 。

所以与父母

12
如果孩子是左撇子
全托的故事(一)



有关联的东西会更多吸引孩子去模仿 。就说小皮的例子,并不是弯腰、伸展对于他来说有什么吸引力要去模仿,而是因为那是爸爸在做的事 。还包括哪些事情引起了父母的关注,也会激发他们去模仿 。比如爸爸大叫了一声,把妈妈吓一跳,孩子就很有可能去故意模仿大叫,得以再次“欣赏”妈妈“好玩儿”的反应 。

同样,受到了父母的鼓励,也会增加孩子模仿的积极性 。Kiki戴了妈妈的帽子,全家人看见都鼓掌称赞她漂亮和聪明,于是kiki又找出了妈妈的头巾,把它盖在头上 。有时候父母其实不了解,你们的笑和赞扬是孩子很喜欢的东西,它会给他们很多很多力量 。

家庭空间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来说还是更主要的,如何爱护他的模仿能力并且保护好他,是父母们需要用心的

在所有被孩子乐于模仿的行为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最受他们的热爱 。扫地、拖地带给我们的更多是辛苦,而对于他们,则更多是新奇和乐趣,还有学习!你常常会发现当你梳头或者刷牙的时候,你的宝贝就在你对面,用他的小手指在自己身上模仿呢!那么,作为一个1岁宝贝的家长,你要爱护孩子的模仿能力,更要保护好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