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的症状和急救方法


天气太热时,即使是大人也常常不慎中暑,何况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稍长一些,往往因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而使体温快速升高,由此引起中暑 。通常中暑是突然而来,当然在此之前会有一些迹象,比如宝宝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大汗淋漓、身体无力 。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又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三类 。
1.先兆中暑 。主要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
2.轻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宝宝可恢复正常 。
3.重度中暑 。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
宝贝中暑后的急救方法
1.降低温度 。将宝宝转移到阴凉处,脱掉衣服,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电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 。全身用温凉的湿毛巾擦拭,不要用冰水或冰块使体温剧降,否则会使皮肤血管极度紧缩,皮肤血流阻断无法继续排热 。
2.保持呼吸通畅、掐穴位 。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应及时清理秽物 。如果宝贝陷入昏迷,可以掐宝宝的人中穴、内关穴以及合谷穴,或者身边有带针之类的物体,可先将其用火消毒,然后用针浅刺人中,并挤出血滴,这两种方法对于大汗虚脱的宝宝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3.适度喝水 。如果宝贝意识清醒,可以喝点淡盐水、绿豆汤,但不能过量饮水,尤其是热水 。因为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宝宝大汗淋漓,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严重时还会引起抽搐 。一般两三岁的宝宝每隔一小时饮用30~50毫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意识不清醒的宝贝饮水,容易造成呕吐 。
4.按摩穴位 。方法很简单,找到宝宝后颈部大筋两旁凹陷处,与耳垂平行处的风池,以食、中指一起按摩,以及找到宝宝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按压,可以达到放松颈肩部肌肉、缓解头晕头痛、生津止渴的效果 。
5.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即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则尽快送医院处理 。
中暑的定义
从医学理论上来看,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也都是引起中暑的高危因素 。
中暑的易发人群
在户外的炎炎烈日下或闷热、高温的环境里工作的人 。主要有公交司机、交警、建筑工人、农民、野外勘探人员、在露天上体育课的学生等,或是炼钢厂的炉前工人、热轧钢厂的操作工人、纺织厂的纺纱工人、锅炉工等 。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群 。如婴幼儿、老人、孕妇等 。本身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 。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 。营养不良者 。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者 。如经常服用抗胆碱药、安眠药等药物的人群 。
重度中暑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
热射病一般是有热源的,如浴室里发生中暑,炉前工、轧钢工人、锅炉工发生的中暑都是这一类;中暑者会感到头痛、头晕、口渴,而且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脉搏较快、脸色发红、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然后体温迅速升高,严重的甚至会昏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