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 六岁以前最关键


早期表现
性格异常要警惕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 。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表明,孤独症已是我国精神残疾首位 。孤独症的病因至今不明,孕检也很难查出 。
孤独症患儿有四大症状:1.对外界反应异常,常常“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2.人际关系障碍,如跟人不亲,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 。尽管矫治训练能帮患儿学会基本的工具性社交行为,如问候、排队等,但孩子还是不会分享内心世界 。3.沟通障碍,如沉默寡言、没有目光接触,或自言自语地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4.刻板行为,如喜欢做单调、重复的动作,或把东西按固定方式摆放 。
孤独症的早期发现对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孤独症儿童在几个月时就有早期表现,如跟父母没有目光交流,或在三四个月时还没有张嘴发声、与人对话的本能等 。许多患儿的确诊就是家长发现孩子“几岁了还不会说话”;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人称代词错用,“我”和“你”混淆等表现 。其次,孤独症与性格内向有区别 。正常内向孩子对外界有正常反应,他们不喜欢与人交流,但与人有互动 。比如与他说话时,他会害怕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躲到妈妈身后 。孤独症患儿对周围环境毫无反应,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而不是“情感对象”,只有在想吃东西或需要帮助时才去找妈妈 。
心理关爱
三大“需要”助成长
孤独症患儿的康复需要很多,比如时间、亲情、教育等,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
1.需要时间 。孤独症患儿在2~5岁时发展可能很慢 。他们的大脑基本认知能力有缺陷,认识、理解世界和语言表达困难 。要让患儿与人产生深厚的情感联结,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很难 。
2.需要亲情 。父母最了解孩子的需要及优缺点,能实施针对性教育 。家长可参加孤独症康复机构举办的“家长培训班”,多交流、学习 。
3.需要社会关注 。孤独症康复教师要有心理学或医学背景,并需要不断进修 。但许多孤独症专业康复机构资金捉襟见肘,教师薪水低,很难拿出费用提升自己 。此外,在西方,约5%的孤独症患者能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香港和台湾也有孤独症职业培训,后者还开办福利商店,提供就业机会 。但在国内,这些基本还是空白 。
【儿童孤独症 六岁以前最关键】 2013年生命人寿向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捐赠100万元善款,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送去一份关爱和呵护,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 。关爱“特殊需要儿童”——“小海豚计划”已列入生命人寿的长期主题公益活动之一 。生命人寿深圳总部将号召全国34家分公司共同参与到关爱特殊需要儿童的公益活动当中,履行“携手提升生命价值”的公司使命 。“小海豚计划”是生命人寿独家发起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专注于特殊需要儿童(是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肢体残疾等儿童的统称)的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