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原始需要


什么是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
譬如孩子就会希望自己成绩好等等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孩子被尊重的需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尊重——孩子的原始需要】 1.希望自己是家庭的中心 。家庭对于孩子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孩子希望自己被尊重,会首先希望能够在家里有地位,在家里能是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的中心 。
个中心很多时候是孩子的自我感觉的,并不是说家庭里什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围绕孩子展开,把孩子当成“皇帝”,那就变成了溺爱,是不可取的 。所以家长要营造孩子被尊重、“我很重要”的氛围,在做出关于孩子的抉择时,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 。并且逐渐引导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在家庭不被尊重的儿童往往胆怯、害羞、没主见、冷漠 。
2.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引起别人应该的注意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就开始了展示自己,从而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叔叔阿姨的注意 。希望自己说的话语能有人倾听,自己做的事情能有人关注 。譬如今天穿了新衣服来学校,就会希望被同学们注意到 。有些儿童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方法 。
比如孩子在和妈妈说话,妈妈没理他,他就可能故意把文具盒砸在地上 。3.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经常得到别人的赞同和表扬,孩子对此的需要更是强烈 。譬如孩子这次考试进步了很多,考了95分,他就希望老师家长能夸张他,希望同学们能投来羡慕的目光 。他帮助了别人,他内心也往往希望听到别人的道谢,也许他知道那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你的道谢和夸奖往往令其心理甜蜜蜜的,没听到他反而心里很不是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