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可以吃吗

如果你跟朋友说,等下吃茶去,那么你的朋友可能会义正辞严地说,应该是喝茶才对 。那么问题来了,吃茶的说法是否成立,茶叶可以用来吃吗?其实吃茶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吃茶与喝茶是同一个意思,另一种就是可以直接吃茶叶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种说法是否正确?
【茶叶可以吃吗】

茶叶可以吃吗

文章插图
如今江南一带有很多地方把喝茶叫做吃茶,在我们福鼎本地方言,同样有称“喝茶”为“吃茶” 。今人吃茶的叫法有很久历史,很早以前,古人就常唤作吃茶 。四大名著中也有对“吃茶”的描写,比如在《红楼梦》与《水浒传》中经常出现吃茶吃酒的字眼 。因为最早茶叶是真的拿来吃的,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广为流传,茶叶一开始也是吃出来,通过嚼茶叶来获知茶叶,了解茶叶,就像辨别一种草药一般,一开始也不知道能煮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布朗族还保留着直接生吃茶叶的传统,还有的会加点调料品 。
茶叶可以吃吗

文章插图
从生吃到大锅煮,这是饮茶方式的演变 。大锅煮真的就像煮菜一般,把茶叶当成菜肴,再往锅里加大蒜、辣椒、盐等 。《晏子春秋》中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卯茗莱而已 。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上大夫晏婴生活很朴素,很廉洁,吃的是粗茶淡饭,没有大鱼大肉,只有茗菜 。
此外在《广雅》有详细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是古人吃茶的方式,不加调料感觉就不好吃 。想来也正常,因为那时古人直接投鲜叶煮,不经过工艺处理的茶叶自然很苦涩,加点调料,帮助下咽 。
茶叶可以吃吗

文章插图
从汉朝开始,古人已经发现饮茶的乐趣,开始把茶当作饮品,不过从西汉到唐朝前期这段时间,人们还是习惯在大锅中加调料,不过唐朝中后期,古人就不那么提倡加大蒜、葱、姜,提倡加点盐就行了 。这一点在《茶经》中《五之煮》有记载: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 。
在《六之饮》中记载: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陆羽认为,煮茶时若加入太多调料,且又煮了很长时间,那么茶汤就失去了“真味”“茶香”,不是喝茶,而是喝调料的味道 。
茶叶可以吃吗

文章插图
陆羽提倡追求茶叶自身的茶味,不要让别的东西影响了茶味 。这一观点与现代饮茶观念不谋而合 。从唐之前的大锅煮茶加葱姜到唐代逐渐开始追求茶叶本身的味道,这一改变主要是因为制茶工艺得到发展 。
唐代已经学会加工绿茶的方式,煮茶用的就是蒸青茶饼,经过工艺处理过的茶,就比直接拿鲜叶煮好多了,不会太苦涩 。在《茶经》中《三之造》有写出制饼流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
茶叶可以吃吗

文章插图
宋朝流行点茶法,把茶末放在茶盏里,往里面加热水,并用茶筅多次搅拌,搅拌成“白色粥面”,吃茶如同吃粥一般 。后来朱元璋废团改散,开始流行泡散茶,清饮方式盛行,直至影响至今 。
言归正传,我们最早是从吃茶开始,后来才变成喝茶,古人把喝茶唤作吃茶,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能成立的,所以吃茶即是喝茶,同一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