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前“思想动员工作”五要点


入园前“思想动员工作”五要点

文章插图
昨天拿到宝贝鹤的体检合格结果,很高兴 。距离入园越来越近了 。明天、后天、下周一要陪鹤去幼儿园试园一小时,下周二9月2号就正式入园了 。
半年多以来一直在做“思想动员工作”,我们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做的:
第一,把去幼儿园作为长大的标志来不断重复给鹤 。“宝贝,你现在两岁,到两岁半、三岁,就是大孩子了,就能去幼儿园了,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背着书包去幼儿园 。”鹤常会伸出三根手指期盼的说“我三岁就能去幼儿园了,就是大孩子了,就能看幼儿画报了,就不是婴儿画报了” 。
第二,把去幼儿园作为奖励来不断灌输给鹤 。很早以前有一次我说“你再不乖,马上就送你去幼儿园”,奶奶立马就纠正我“可不能这么说,去幼儿园成了惩罚了,那更不爱去了 。”我立即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经过思考,反过来不就得了吗 。“宝贝,你乖乖的,就送你去幼儿园,那里可好玩了,不乖可就不送你去了 。”“宝贝,你学会了自己吃饭,才能去幼儿园啊,要不然老师不收 。”“宝贝,你得用杯子喝水,大孩子都用杯子喝水,才能去幼儿园 。”这一点和上一点是结合着进行灌输式思想动员的 。
第三,带孩子去幼儿园观摩,门外观摩效果更好 。我们常带她到奶奶家附近的一个幼儿园门口玩,每次她都是扒在大门上,半个脑袋塞进大门栏杆里,那渴望的眼神,整个一个“失学儿童” 。每每这时,我们就在旁边进行思想动员了,“宝贝,你现在还太小了,人家还不能让你进去,等你再长大点,就能像里面的小哥哥小姐姐一样了,每天都可以上幼儿园了,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多好啊 。”
第四,以讲故事的方式给鹤讲幼儿园里的生活 。鹤从半岁起开始上亲子班,对老师、小朋友的概念并不陌生 。我们很早就告诉她要去的幼儿园的名字、情况、老师的名字,让她产生一些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的启蒙 。“你要去四季青幼儿园了,记住,四季青,很棒的幼儿园,你和豆豆一个班,很棒的孩子才能去,可好了,里面还有小动物 。”擅长讲故事的鹤爸常会给鹤讲幼儿园里从早到晚的生活,让鹤感兴趣,也让她将来进入幼儿园后减少陌生感 。当然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人讲故事的水平 。鹤常会主动要求“给我讲讲幼儿园里的事儿吧” 。
第五,常常跟鹤讨论关于想念、分离的话题,明确告诉鹤爸妈也会想念她 。我们一直在反复告诉鹤,幼儿园是小朋友去的地方,大人(爸爸妈妈)不能去,爸妈送鹤去幼儿园只能送到门口,幼儿园里只有老师和小朋友,就像小朋友也不能去大人上班的地方一样 。“鹤去幼儿园、爸妈上班,晚上见面,周末都在一起”,将这些概念反复灌输给鹤,希望她能把这些理解成像喝水、吃饭、上厕所一样的“规律” 。关于想念,我告诉鹤“妈妈上班时,也会想鹤,很想很想,但妈妈很坚强,忍着不哭,等到下班时就赶紧去幼儿园接鹤,妈妈希望鹤也能坚强,想妈妈了,就去和别的小朋友玩,等着妈妈去接 。”
今天早上,和宝贝鹤躺在奶奶家床上犯懒,瞎聊 。鹤的话语里能看出我们长期以来“思想动员工作”还是有成效的 。如下:
鹤:“咱们俩换过来吧,我是妈妈,你是鹤鹤”(我们常玩角色互换)
鹤妈:“妈妈,今天晚上我就回鹤家了,因为明天要去幼儿园啊,是不是呀”
鹤:“是呀,我来接你 。”
【入园前“思想动员工作”五要点】 鹤妈:“妈妈,一会儿你上班去了,我想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