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法国外现在流行“厨房教育”法

三岁就下厨有助学自立:专家认为,“进厨房”对于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岁小朋友的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他们渴望扩大独立活动的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三岁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期 。家长应该因势利导,而让孩子在厨房中经受锻炼正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孩子认识自己力量、培养自信心的机会 。
专家认为,“让孩子在厨房里择菜、洗菜、淘米煮饭,甚至学会煲汤、炒菜,可以让他们更加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赖、被依靠的,对于安全感、自信心、独立性都有助益 。这有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 。相反,如果家长没有给3岁的宝宝提供独立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什么事都不愿自己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习惯,这对孩子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
从做饭中学习知识技能:日本“厨房学校”的主办者认为,在厨房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 。“厨房能够教给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小就受到危险的菜刀、火的刺激,并学会和这些危险的东西打交道,可以让孩子的手脚灵活,并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 。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从厨房的学习实践中认颜色、数数,体验酸甜苦辣的不同 。
劳动的辛苦需亲身体验: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养成动辄去饭店“撮一顿”的习惯,则很容易形成好逸恶劳、爱享受的性格 。“美食的确是一种享受,但家长应该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要想享受美食,就需要付出劳动,这种劳动首先是要有钱去买食材,然后自己亲手加工,流很多汗才能变成可以入口的食物 。正所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一贯的‘饭来张口’,孩子就无法感受到‘享受必须靠辛苦才能换来’,而是认为任何享受都只需要索要,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

“进厨房”增进亲子关系:“在厨房做菜烧饭,可以让身心放松,不仅可以舒缓压力,还可以让家人之间更加亲密 。”香港亲子教育专家刘云翔认为,在厨房里和孩子一起劳动,是很好的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 。“很多父母常抱怨没时间陪孩子,事实上增进亲子关系未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是需要一个‘有效时间’ 。
在这个‘有效时间’里,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工作,这个过程中有交流、有协作,最有助于增进感情 。
行动提示:学习烹调要循序渐进
专家同时提醒家长:虽然让孩子从小就进厨房大有裨益,但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相对于西餐来说,中餐的料理的确更为复杂,因此对于三岁左右的宝宝来说,安全问题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
时刻注意安全第一:“厨房里的煤气、热水、刀和火等毕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需要集中注意力和避免危险的努力,对年纪很小的孩子来说就更要首先考虑安全 。如果孩子在厨房里遭到严重的割伤、烫伤、烧伤等事故,就得不偿失了 。” 专家提醒家长,在决定让孩子学做饭之前,首先要和孩子“约法三章” 。
如“做饭之前要洗手”、“不许在厨房内乱跑”等等 。
第一次学习要避免使用刀和火,在孩子习惯用刀为止,家长要一直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等孩子熟练了,再放手 。大人用的刀把太粗,最好使用适合孩子的菜刀 。需要加热时,首先让孩子练习如何点火,如何灭火 。还要告诉孩子,点火之后周围的锅等也会发热 。
做好准备循序渐进:开始教孩子学习做饭要避免在厨房进行,最好先选择一个大大的饭桌 。可以在饭桌上摆满各种原材料,便于家长在后面辅助 。并为孩子准备合身的围裙和头巾,还要为孩子准备好脚踏台,增加身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