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优质婴儿服先要学会看标签


很多妈妈在购买宝宝的衣服时都是通过手摸、眼观的方式,从感官上粗略地判断衣服的质量、尺寸等指标 。但即使日夜对着宝宝,妈妈们也难以通过目测准确地判断出衣服尺寸是否合适;手感触摸更是代替不了宝宝的贴身感受;而非常关键的衣服安全类别是眼观手摸所不能识别的 。
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是隐藏在标签中的,标签好比一个无声的商品解说员 。一款合格的合格商品,都会有一个合格的标签,标签里所包含的产品的信息,小编把它们大致归为三部分:基本信息、尺寸信息和安全信息 。
产品的基本信息是包含了商家、衣服的尺寸、材质、洗涤等信息 。一堆文字、字母和小图标挤在一张或几张小小的纸板上,常常把妈妈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下面小编就为你分项解说,帮你各个识破 。
基本信息:
1.商标:表明了衣服的“身份”,即衣服的牌子 。宝宝皮肤娇嫩,所以妈妈在背宝宝选择衣服,尤其是贴身衣物的时候,尽量选择信得过的品牌 。
2.品名、款号和颜色:标明衣服的名外观 。这一信息妈妈们通过肉眼观查即可,无须细读 。
3.成分:主要是指服装的面料、里料的成分标识 。有填充料的服装还应标明填充料的成分和含量 。成分含量是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也是妈妈们购买服装时的主要参考内容 。
4.洗涤标识:包括图形符号和说明,帮助你了解洗涤和保养的方法 。
妈妈给宝宝买衣服,尺寸大小也是考虑的一个关键点 。很多妈妈可能会通过目测或者让宝宝试穿来判断 。但是目测准确性不高,试穿又不卫生,妈妈们何不就通过标签直接准确地挑出尺寸合适的衣服呢?
安全信息:
1.产品执行标准:2012年8月1日起,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实施 。根据新规,产品吊牌上必须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含年份),如“GB/T73025-2003” 。
【购买优质婴儿服先要学会看标签】 2.安全类别:安全类别即按GB18401标准要求标明产品执行的安全技术类别 。根据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童装分为A、B、C三个等级,3岁以下儿童的服装必须达到最高安全等级即A类标,也就是说,3岁以内的婴幼儿纺织用品,标签上必须注有“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2010”这类字样 。
很多妈妈买宝宝衣服是,拿起标签就只是瞟一眼价格,其他更重要的信息却忽略了 。有了这些绝招,妈妈以后就能慧眼识标签了 。
尺寸信息:
1.号型:标志出衣服的尺寸 。如上衣90/52,表示适合身高90cm,胸围52cm左右的宝宝穿着 。妈妈们最好记住宝宝的最近身高和胸围,避免目测的误差造成买了不合适的衣服 。
2.码段:衣服的码段是按宝宝的身高算的,一般5个码段,但国内和国外不同,且国内至今未有官方标准 。故可能不同服装品牌的衣服码段不同,建议去不同品牌官网去参考一下 。也可以结合号型的信息选出合适尺寸的衣服 。宝宝长得比较快,买外衣可以买稍大一点的尺码,但贴身的内衣最好还是买宝宝合身的,宝宝穿着才舒服 。
衣服作为宝宝的贴身用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产品标签是了解服装安全信息的最主要工具 。安全信息体现在产品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两项 。